
本網訊(黃岡分行 王璇)在黃岡分行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一支僅由五人組成的隊伍始終活躍在各個工作群里。這支中青結合的隊伍因疫情發展復雜形勢而組建,從疫情爆發早期的疫情監測、摸排報告,到疫情蔓延中期的專項調研、服務決策,從疫情防控工作細節的安排謀劃、工作指導,到疫情防控管理責任的履職監督、督查督辦……整個團隊的工作重心、工作內容也隨著疫情發展的形勢變化而有序推進。他們既沒有工作標準可參考,更沒有防控先例可借鑒。三十多天以來,是身為共產黨員的強烈責任感,是對黃岡分行的滿腔熱血,讓他們主動承擔起了這份職責!
從1月20日接到省分行《關于排查報送員工患新型肺炎等傳染性疾病的通知》時起,辦公室主任熊應明就帶領著部門的兩名青年骨干,三人為營,全身心投入到了防疫工作中。年三十,在其他群里刷著拜年問候吉祥話、討論春晚節目單時,他們關心的仍然是確診員工是否發熱?隔離員工的年夜飯吃得怎么樣?新轉入的醫院病房環境可好?疫情排查情況報告有沒有及時更新上報?
隨著疫情發展而逐日趨嚴的管控手段,各級政府、指揮部的通告也逐漸增加,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的排查監測、統計填報、情況報送工作,對接單位也涵蓋了省分行、市區兩級指揮部、市政府、地方金融工作局、人行、銀監、市區兩級疾控、社區、確診及疑似病例就診醫院等。繁重的工作量以及巨大的心理壓力讓人無法喘息,三人連續多日從早6點工作到次日凌晨2點。他們有的還需要每日悉心照料床榻上病痛初愈的妻子;有的還需要早上四五點就起床,為驅車往返上百公里給軍工企業運送生產材料的丈夫準備一天的干糧;有的身處農村鄉下,甚至需要每天搭梯子爬到高處才能接收到不太穩定的信號用于線上辦公。那幾日在家家戶戶操持著年飯時,他們常常是一碗面、一鍋粥,熱一熱就著前一天的剩菜就能算一餐。這一切,行領導們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月29日,在辦公室、紀委辦公室分管行領導紀委書記曾清的組織協調下,黃岡分行疫情專班——“五人在行動”工作小組由此產生。
曾清書記主持并參與工作組的各項工作,從防疫工作的謀劃設計到推動落實,從外部銜接到內部溝通,在各個關鍵節點上都主動參與、全程指導。更是克服了封城、封路的重重困難于2月6日從隨州趕回了黃岡。從返黃當天起便親自帶隊組織、參與分行宿舍區的值守工作,無論是防疫物資的分發運送,還是小區內住戶們的體溫檢測。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為防疫工作的深度思考做好了示范;熊應明主任從文件資料的起草到聯防聯控工作的安排,從團隊的分工協作組織到各類材料的報送審稿核稿,凡事都親眼看、親手過、親自抓。更主動請纓,一同參與到分行宿舍區的值守工作中,從不認為中層干部干具體工作是件丟人的事,為防疫工作的快速推進施足了動力;辦公室主任助理王璇、青年骨干何松柏、紀委辦公室青年骨干查涌波始終牢記工作職責,堅決杜絕對待疫情工作,只當“通訊員”、只干掰道岔的思想及現象產生!三人對小組的計劃分工、流程梳理、數據填報、材料撰寫、統稿改稿、監督執紀等工作細節、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優化完善。通過組建各類報告專項工作群,精準分工抓細節,通過運用各類新型線上辦公工具細化過程提效率,為防疫工作的有效落實找準了抓手。
“抓時機、扣細節、統口徑、核事實”是他們的工作準則;“只要有工作,干到24:00不算晚;只要有疫情,清晨5:00報告不算早!”是他們的團隊口號;“謝謝您的支持與配合,這是我們的工作職責所在!”是他們面對全行員工們點贊、鼓勵時的回應!
持續疲勞作戰、周期作業,高負荷工作給他們帶來的是沙啞干澀的聲音、連續多日的失眠、時而發作的耳鳴、陡然暴跌的體重……可是,在看到黃岡分行新冠病例截止2月28日已全部清零,密切接觸者也從最高峰時期的33例,降為1例時,他們方才覺得一切都值得!“五人在行動”工作小組誓將以迅速且持久的執行力,以強烈且堅定的責任感上交一份“清零”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