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我是黨員,我報名。”“我是黨員,我先上。”2月14日上午,在龍池橋西畈社區溫馨家園小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成立大會上,一個個響亮的口號讓人熱血沸騰。
經過現場13名黨員公推直選,麻城市住建局國有房屋管理所黨支部委員、副所長董敢進被推選為西畈社區溫馨家園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麻城市民政局下沉黨員顏朝蓬、小區住戶代表黨員涂喜潮被推選為黨支部副書記。為了充分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做到職責明晰,責任到人,臨時黨支部成立后,迅速進行了內部分工,支部書記董敢進負責全面協商,側重居民后勤生活保障;支部副書記顏朝蓬負責下沉黨員和小區黨員志愿者的日常管理,側重值班值守安排,支部副書記涂喜朝負責疫情防控的宣傳工作,側重宣傳發動和收集居民訴求。大家緊密團結如一人,共同擔負起整個小區的疫情防控重任。
溫馨家園小區隸屬于麻城市國有房屋管理所,共有公租房795套,實際簽約入住781戶,常住登記人口1985人。由于春節期間封城和部分居民回農村老家過節,截止到2月17日,溫馨家園小區實際居住394戶,共計798人,其中孤寡老人、有重大疾病和低保戶的共計76戶,外出未回或春節回老家的387戶。經過登記摸排,發現該小區在春節前有27戶、33人系從武漢返回的重點防控對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有效整合防控力量,有效發揮居民主觀能動性,提升居民自治自救水平,在臨時黨支部成立之初,麻城市住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彭向東、麻城市國有房屋管理所所長祝平、龍池橋街道辦事處黨委委員婁長弟、西畈社區副書記李景州要求臨時黨支部要充分發動小區志愿者的力量,以彌補小區任務重戰斗力不足的問題。臨時黨支部書記董敢進和副書記顏朝蓬、涂喜潮商量后,決定打破單位和身份界限,將市委政法委安排的5名下沉黨員干部、3名房管所職工、4名物業公司員工和15名主動要求參戰的小區黨員、退伍軍人和志愿者共27人成立溫馨小區疫情防控管理委員會,所有參戰人員在臨時黨支部的統一調度下開展工作。為了方便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黨支部建立了溫馨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統一指揮協調小區的人員進出管控、生活物資保障和醫療救助等工作。
民以食為天,保障小區居民一日三餐有飯吃是疫情防控期間天大的事。鑒于小區目前沒有發現一例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人,因此保證小區居民基本的生活物資和井然有序的生活秩序便是擺在臨時黨支部面前的頭等大事。
很多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溫馨小區居住著近394戶居民,不準他們出門,還要保證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知道后勤保障是一個“尖斗簍”,但正如他和小區黨員志愿者安排工作時說的,“既然大家選了我當書記,為難的事我不干誰干?如果都是容易事,還要我們這些黨員干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董敢進1992年參軍入伍,1997年入黨,2003年轉業分配到麻城住建局房管所,一直工作到現在沒有挪過窩。作為一名有著23年黨齡的退役軍人,他認為,抓好居民的生活物資供應,保障居民生活質量,是保障居民不出門的重要前提。“這件事不僅要管,還必須要管好。”溫馨家園小區是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的,董敢進自2014年開始分管這個小區的工作。之所以敢挑起后勤保障的這個重任,是因為他已經和這里的居民都成了好朋友,居民有啥事也喜歡直接找他解決。他與居民之間建立了充分的信任。
“大疫當前,宅在家里是最安全的。但是事總得要人做啊!”在董敢進的鼓動和勸說下,一批德高望重、身體健康、責任心強的居民自愿站了出來,分別擔任樓棟長,負責協助小區管委會落實好各自樓棟居民的物資采購和后勤保障工作。每天下午由樓棟長負責收集各家各戶的采購需求,晚上支部書記董敢進分門別類進行匯總統計,提交給麻城市政府批準的定點商超,第二天上午采購的米面油蛋以及各類蔬菜到位后,他又及時組織樓棟長和志愿者進行清點分揀,然后一家一家的送到門口,讓居民不用出門就能得到滿意的生活保障。”對于小區內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孤寡老人,他帶領志愿者上門服務,并想方設法聯系到政府指定的蔬菜批發部采購一批,再親自送菜上門。
為了保障每一位居民都能吃上可口的飯菜,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雖然他的家就在附近,但卻從來沒有辦法準點吃一頓熱飯,實在餓得不行,就在辦公室里泡一桶方便面,隨便應付一下接著干。當每天上午看到居民的生活物資送到小區的時候,他瞬間覺得自己所有的辛勞付出都是值得的,熬夜加班的疲憊也一掃而空。
按照支部分工,支部副書記顏朝蓬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不僅每天堅持準時準點下沉到溫馨家園小區參與值班值守工作,帶頭到各樓棟督辦檢查居民管控工作,還負責督促落實好每天兩名黨員干部從早上7:30到晚上10:00的值守工作,在小區門口協助保安嚴格控制人員外出,同時物業聘請的兩名保安實行24小時大門值守制度。在消毒物資緊缺的危急關頭,他緊急向民政局主要領導匯報后協調到一批消毒水,保證了小區的正常消殺工作,目前小區安排專人堅持每天在公共部位和人口密集場所全面消毒一次。
支部副書記涂喜潮除了配合完成支部書記交辦的工作外,每天負責帶領兩名管理人員定時在小區內徒步巡查,使用大喇叭宣傳疫情期間封閉管理要求,及時勸退居民下樓外出。對于武漢返鄉人員采取跟蹤服務管理,逐戶上門做好重點防控工作,將社區免費贈送的體溫計、口罩和消毒水送給他們,建微信群提醒督促他們每日上報體溫。
相對于普通的日常生活物資供應來說,一些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就相對要難解決得多。
小區12棟3單元403室的范鳳霞是家中獨生子女,目前離異帶著孩子在小區生活,其母親已經過世,而其80歲的父親患食道癌在醫院住院無人陪護照料,但由于封閉管理的需要,她沒有辦法出門。得知這一情況后,黨支部書記董敢進急他人之所急,迅速逐級向西畈社區和龍池街道辦事處領導匯報,在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后,及時為范鳳霞辦理了出入證明,以方便她能到醫院照料病重的父親盡人之孝道。
家住11棟2單元102室的鄒忠誠老人已經62歲,由于小時候燙傷導致左腿截肢,前幾年患淋巴癌做了手術,目前孤身一人生活極端困難。支部書記董敢進在了解鄒忠誠老人的特殊情況后,指定專人負責每天上門觀察病情,幫助購買生活必需品。與此同時,他還專門聯系西畈社區衛生室醫生,請其幫忙診斷,并為老人代購藥品。2月21日上午,他和同事曾軍再次趕到老人家中探望時,發現他身體極度虛弱,董敢進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并將情況向西畈社區書記談大能匯報,同時通過多種渠道聯系到其親弟弟鄒書成。在120急救醫生的幫助下,大家共同協助將其送往醫院救治,目前鄒忠誠正在麻城市人民醫院腫瘤科治療中。
由于疫情的進一步發展,麻城市當地的管控措施也逐步升級,所有的社區和小區一律封閉,居民不得外出。而一些患病居民需要購買專用藥物也成了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家住8棟2單元401室的熊改能患白血病多年,家住11棟1單元103室的徐保華和10棟2單元501室的陳業喜兩位老人都是患糖尿病多年,都需要專用治療藥品。臨時黨支部書記董敢進專門安排小區代購員找遍了附近的全部藥店,仍然未能購買到三位老人所需的藥品。這都是一些救命藥,每天都要按時服用,一旦斷藥,后果不堪設想。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個老人都不能放棄。臨時黨支部書記董敢進和副書記顏朝蓬把老人當父母、視患者如親人,組織支部黨員緊急發動全部人脈資源,在領導、同事、戰友和同學的幫助下,想盡千方百計聯系了城區多家藥店、麻城市人民醫院、麻城市中醫院才將他們所要的藥品配齊,而白血病患者熊改能的藥物更是聯系武漢一家醫院通過郵政快遞才托運到麻城,并及時將全部藥物送到老人們手中。
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個黨員一面旗幟。在臨時黨支部全體黨員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西畈溫馨家園小區居民的生活物資供應做到了品種齊全,價格公道,保障到位,居民人心安定,自覺實施居家隔離,小區基本看不到居民閑逛。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全體居民在麻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和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夠實現小區零感染的目標,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