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俗話說少來夫妻老來伴,究竟是什么原因,結婚52年已75歲的李某為何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結發妻子離婚?10月22日,麻城市法院鼓樓法庭調解了一起古稀老人的離婚官司。
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的,是75歲的李某。1967年初,他與大自己一歲的阮某按農村習俗舉行婚禮后,開始共同生活,1968年至1976年夫妻倆先后生育兩男兩女。在共同生活期間,李某與阮某因家庭瑣事爭吵不斷,子女、親朋好友以及街坊、社區干部均上門做了調解工作,但過不了三天,夫妻間的爭吵又繼續,身邊的人已經習慣了李某和阮某的爭吵,再也沒有人前來做調解工作,兩人經常從家里吵到大街上,夫妻感情日益淡漠。2019年8月,李某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被告阮某離婚。
麻城市法院鼓樓法庭受理該案后,法官丁學衛上門了解雙方的真實意愿,并走訪其子女和街坊,得知李某和阮某的四個子女均已成家并獨立生活,從2012年起,李某與阮某分家過,彼此不相往來。四個子女每年均給李某和阮某必須的生活物資,對父母分家過表示贊同。
了解情況后,10月21日,適用簡易程序,由法官丁學衛獨任審判,開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在庭上,李某首先訴說著心中的“苦水”,李某與阮某均是解放前于襁褓之中,由媒人與雙方大人說合,指腹為婚。婚前李某因見阮某是文盲,擔心婚姻不能長久,曾寫好毀約書想否定這門親事。由于年邁的雙親苦苦相勸,因憐憫雙方父母年歲已高,雙方于1967年元旦結婚,但雙方一直沒有到婚姻登記部門辦理登記,婚后李某1968年入伍,至1973年退伍復原,雙方矛盾沖突開始日益增加,特別是李某患上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后,掌控家庭經濟大權的阮某,從不拿錢給李某看病,兩個女兒給錢李某看病,阮某責怪女兒,并在家里大吵大鬧,為此李某愈加對阮某心灰意冷。
法官丁學衛問及阮某有什么答辯意見時,阮某只有一句話“老不要臉,不怕丟人,我不同意離婚”。只有化解雙方心理的怨氣和疙瘩,才能案結事了。于是決定休庭,制定調解方案。
10月22日,做調解和好的工作不奏效,基于夫妻感情確已破裂,雙方的生活均有兒女照料的情況下,丁學衛采用“好合好散調解法”,將李某和阮某分開進行了背靠背調解。丁學衛以二老的四個子女為切入點,對李某進行悉心勸導,但李某仍執意離婚。經過心理疏導,逐步化解了李某的對立情緒,李某答應不再因為以往的事情而責怪阮某,要維護阮某的尊嚴。
丁學衛又給阮某泡上一杯茶,拉著阮某的手說“大娘,您們都已步入古稀之年,遇事要能夠拿得起放得下,如今子女都已成家立業,您們應該放下恩怨安享晚年,過清閑快活的日子。”阮某考慮到兩人的確沒有感情了,婚姻名存實亡,愿意離婚。
最終兩人冰釋前嫌,平心靜氣地達成了離婚協議。臨走時,原、被告互相叮矚對方要注意保重身體,一起特殊的離婚糾紛得到了妥善解決。
(記者熊文勝 通訊員汪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