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2019年是黃州區脫貧攻堅沖刺之年,10月16日,記者在黃州區財政局了解到:到目前為止,黃州區統籌各類資金9680萬元用于攻堅脫貧,各項扶貧資金的注入,多種精準扶貧手段的綜合運用,讓黃州區攻堅脫貧之路越走越寬闊,整區脫貧得到進一步鞏固。
廣開渠道,精準扶貧不落一人。他們全面落實“五個一批”精準扶貧政策,做實做細產業扶貧、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政策兜底等各項工作,推動產業扶貧和產業發展實現貧困戶就業全覆蓋。抓實貧困學齡人口的教育資助,強化貧困中考生和本科院校學生扶持和幫扶,解決他們學習中的后顧之憂,讓廣大貧困生在學習中提高技能,沐浴政策溫暖。全面落實醫療救助改革創新舉措,2019年,黃州區按照“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政府兜底”的四位一體健康扶貧模式,通過區政府設立1200萬元專項資金保障,保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及門診慢性病醫療費用比例達到90%以上,個人年度自負醫療費用5000元以內。由區計局與區總醫院簽訂《關于建檔立卡醫療救助補充兜底的協議》,將精準扶貧補充兜底交由總醫院按“結余留用、超支不補”原則打包,以此促進“一站式”、“一次辦成”工作的真正落實。提升了精準扶貧對象的獲得感,切實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送到精準扶貧對象手中。嚴格政策標準落實兜底扶貧,確保貧困戶家庭收入超過脫貧標準。
突出重點,強力推進產業扶貧。鎖定一個目標,實現產業扶貧全覆蓋。一是有針對性發展扶貧產業,增加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造血功能。二是調動市場主體參與精準扶貧積極性,引導市場主體與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讓廣大貧困戶在自力更生中脫貧,提升貧困戶獲得感,凝聚脫貧信心和決心。
加強培訓,提升自我脫貧能力。他們按照“一戶一個明白人”的要求,一是不斷加大對具備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的技能培訓,整合運用就業創業政策和崗位,優先貧困戶就業,增加貧困戶就業機會,助力精準扶貧;二是充分發揮農家書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公益技能培訓等平臺,廣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為廣大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技術支持,從根本上提高貧困戶自我脫貧功能。
(記者熊文勝 通訊員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