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別山上,鮮花朵朵;康王湖畔,波光粼粼。
7月16日上午,麻城市三河口鎮五保戶集中安置點內傳來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院內的五保老人,正優閑地聽著收音機。
隔壁的大梁洼易遷點,三河口鎮對接黃岡師范學院脫貧攻堅實習實訓的師生正在走訪貧困戶、評估該鎮萬壽集村精準扶貧工作。
萬壽集村有17個村民小組518戶2254人,其中貧困戶82戶280人,這個實地探訪的任務不小,隊員工作忙碌而有序。
走出一片新天地
原來,為全面完成補齊短板工作,確保如期完成“戶脫貧、村出列”目標任務,三河口鎮對接黃岡師范學院開展脫貧攻堅實習實訓活動,由29名優秀大學生和5位老師組成的脫貧攻堅實習實訓隊伍,深入該鎮24個行政村對所有貧困戶和部分群眾進行為期一周的入戶核查、電話抽查、問卷調查等方式展開的一次脫貧攻堅實戰演習。
此次脫貧攻堅精準核查,共涉及農戶安全飲水、教育扶貧資助、基本醫療保障、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兜底保障、農戶家庭收入、建檔立卡動態管理、扶貧產業發展、幫扶責任落實、漏評錯評錯退核實、檔案核查等11個方面。
為了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實習實訓,在鎮扶貧辦組織下,駐村工作隊參與、黃岡師范學院實習學生分為5個小組,按照“先入戶走訪座談、再進行交辦整改”步驟,找出“村出列戶脫貧”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建立整改落實臺賬。
活動中,各個小組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多種困難,緊扣“戶脫貧村出列”標準和程序,按照脫貧第三方驗收的要求,遍訪貧困戶,深入查找問題。
真情觸動你我他
與此同時,該鎮吳河村下河組,實習實訓的同學周容走在進村入戶的路上。
吳河村是原吳河與石頭坂兩村合并的行政村,26個小組、78個自然塆、1020戶3790人,其中貧困戶271戶855人。該村核查戶數多、路途遠、任務重。
吃的有沒有,住的安不安全,醫療、教育扶貧政策享受了嗎,發展了哪些產業,對扶貧工作隊的工作滿意不?
細小的問題,一個又一個。
面對貧困戶對市地稅局下派駐村第一書記徐忠的親切稱贊,周容這個從其他小組抽調來的大學生,對貧困戶心里的“徐書記”產生了由衷的敬意。
丁梓倩是位活潑開朗的女生,也是其中一個小組的組長,每次出發、走訪、收尾,工作做得細而又細,做好自己的事,還關心其他同學的工作、生活。
已近正午,多路實習實訓的同學陸續返回,靠在餐桌前身體不舒服的大一學生許澤楊接受了筆者采訪。
這個實習實訓團隊中來自大都市武漢的同學,從小生活在武漢,沒見過大山,沒跑過遠路,為了參加這次生活實踐活動,她克服困難,主動請纓,是這次實習實訓唯一一名黃岡籍以外的學生,而且還是此次活動學生總負責人。
爬山涉水,調查問卷,筆記小結,問題反饋……每天晚上洗漱完還在想著第二天的工作,每天早上起床后又執著地投入核查工作。
動情處,許澤楊流下了眼淚。晶瑩的淚水,是許澤楊自我成長的印證,有實習實訓活動即將圓滿成功的喜悅,也有在三河口鎮扶貧路上的深切體味。
黃岡師范學院商學院副院長柯珍堂介紹:“黃岡師范學院作為三河口鎮的對口扶貧幫扶單位,組織全院黃岡籍優秀大學生深入一線協作三河口鎮開展扶貧核查,既是落實學校領導助力三河口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也是多年來黃岡師范學院商學院師生心系扶貧工作的具體行動,更是希望通過一線的調研開展有針對性的扶貧研究,為政府決策精準扶貧提供了一手參考數據和資料。同學們的真情付出和積極表現,自己都受到了感染。”
扶貧路上不言苦
17日,實習實訓的大學生還在緊張工作。他們來到最后一站,河鋪村
河鋪村是三河口鎮2016年脫貧的貧困村,共有18個村民小組602戶2339人,其中貧困戶93戶275人,今年還有脫貧任務39戶99人。這些基礎數據必須掌握。
村里解決歷史遺留的原金盤地高小債權問題,計劃開發為食用菌種植基地4500平方米;追回貧困戶在興勝養殖專業合作社逾期貸款本息21萬元;收回該合作社兩年承包款12萬元;拆除兩個自然塆閑置房50間實現全部復墾復綠;完善通組公路2條1.75公里;裝太陽能路燈33盞。這些民生工程和產業規劃,也在核查之列。
三河口鎮黨委委員、副鎮長羅華新介紹:“這次實習實訓,黃岡師院的師生還有駐村工作隊的表現都是一流的。”
早前的7月14日,郭濤同學在鎮黨委組織委員曾超和半道城村黨支部書記曾玉良帶領下,爬了3公里山路來到該村青石巖組核查貧困戶脫貧情況,又彎了5公里羊腸小道去凍牛巖查看水庫防洪設施。
頂著烈日,沿著崎嶇的小路長途跋涉,郭濤的腳趾磨破了,腳踝也崴了,一跛一瘸回到村部,鼻子又流血了,去村衛生室作完簡單處理,吃罷午飯,不顧領導反對,下午硬是堅持完成新的任務。
沈佳、戴高樂、丁奕、黃寶潔、戴雅媛、許澤楊、周容、郭濤、丁梓倩、陳凌、彭莉、夏成龍、李亮、陳念……太多的同學表現優秀。
活動的深入,幫助村里找出扶貧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加快了最后一個組農戶飲水接入步伐,堅定了村兩委對青石巖和斗牛巖兩座水庫的整險加固決心。
商學院實驗室主任紀關心,妻子九月份臨產了,在家要照顧5歲的兒子,還主動支持他參加此次活動,為了帶好實習實訓學生,院系的工作處理、實驗室項目申報等工作都安排在晚上做。
馬路老師,出發時身體就不舒服,他瞞著領導熬了幾天,實在堅持不住了,去醫院打個點滴還要去下鄉,領導堅決反對時,他卻在住所整理幾天來的資料。武喜元老師也是克服多種困難,把各項工作做得特別出色。
黃岡師院商學院院長劉漢成對農村經濟、特別是扶貧工作情有獨鐘,做過能人回鄉研究、成功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這次學生實習實訓也被列入他的專題研究。由是,此次活動的每一天、每個小組都會出現他的身影。
市地稅局駐吳河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徐忠,五天四夜吃住在村,和村民打成一片,成了老百姓心里的“徐書記”。
更多的三河口鎮國家干部、各村村干部,放棄周末休息時間,陪同核查組走村入戶,沒有半點怨言。
脫貧摘帽再努力
7月17日下午,三河口鎮對接黃岡師范學院脫貧攻堅實習實訓總結大會在三河口水庫進行。
5個小組的學生代表相繼發言,列問題、說傾向、講措施、談感受,大學生們把這次實習實訓當做真正的第三方評估要求來做。
黃岡師范學院商學院院長劉漢成作了較為詳實的小結。
劉院長感謝三河口鎮黨委政府以及扶貧辦為這次活動所做的精心準備和安排,一起為學生實習實訓搭建了一個好平臺。
劉院長說,這次實習實訓,通過核查總體感覺自2015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三河口鎮工作扎實,成效顯著。
農村面貌的改變、村莊環境的整治、產業獎補政策的落實、扶貧政策的宣傳、群眾滿意度的提高,都體現出黨的扶貧政策在大山深處落地生根。
但不容忽視的是,少數貧困戶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主動脫貧的內生動力不足,個別干部幫扶不到位的情況。
三河口鎮黨委書記洪為民說:“這次實習實訓,模擬的是實戰,督查的是問題。動真格的精準核查,實現了正風肅紀與扶貧,與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緊密結合。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
通過核查,共梳理各類問題100余條,為該鎮進一步進一步核實整頓提供了一手材料。
過程中,體味了精準扶貧要義,學生鍛煉了能力,達到了預期實習目的。鎮村干部也充分認識到精準扶貧工作存在的短板,堅定了做好脫貧摘帽的信心。
下一步,該鎮將以此次核查出的問題整改作為壓實責任的突破口,堅決整改工作隊對政策宣講不細致、不深入、不透徹的問題;堅決杜絕村干部盲目自信,對扶貧工作不重視的現象;進一步加大宣傳、整改力度,積極引導能人回鄉,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讓所有貧困戶實現真正意義的脫貧摘帽,確保“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實現。
(作者:陳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