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市場將發生巨變:IPO將更加高效、“打新”熱潮將回落、“殼價值”將越來越低、違法將付出更高代價!
全國人大常委會2015年12月27日下午表決通過《關于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決定自今年3月1日施行。中國現行股票發行實行的是核準制度,是由證券法確立的。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需解決于法有據的問題。
決定指出,為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功能,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授權國務院對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的公開發行,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關于股票公開發行核準制度的有關規定,實行注冊制度,具體實施方案由國務院作出規定,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注冊制來了,資本市場將發生哪些變化?投資者需怎樣順應這些變化?
股民可選股票增多
1月4日,2016年A股首個交易日,也是熔斷機制實施的首個交易日。記者來到我市某證券交易大廳,不少股民正在對股票注冊制議論紛紛。老股民陳先生表示,進入上市公司的審批制一旦取消,進入A股的門檻則會放低,將有一大批新股票涌進,市場融資這塊蛋糕就會順勢變得“僧多粥少”,股價可能會出現短期大幅下跌。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注冊制實施后,證券市場的改革成果凸現,“借殼上市”的劣質股被淘汰,優質股將逐步凸顯,帶動我國股市良性發展,說不定也會帶來“牛氣沖天”的行情。
有著同樣疑慮的股民汪女士很是擔心,她說,盡管滬指走勢也不盡如人意,再加上現在幾百家公司排隊等著上市,有了注冊制,上市公司集中上市,短期大跌非常明顯。
據證監會數據,目前有600多家擬上市公司“排隊待審”。而符合滬深交易所上市標準的企業數量遠大于此。注冊制改革將對企業發行上市的注冊條件、注冊機關、注冊程序、審核要求作出相應調整,改變如今的核準制,企業上市效率將得到大幅提升,一大波企業將在未來幾年快速上市。
不過,不用過于擔心市場擴容,因為這些企業不會一擁而上。證監會多次表示,新股發行的節奏與價格最終將放開,但改革是漸進的過程,價格和節奏不會一步放開,這為市場提供了緩沖空間。
股民要學會“慧眼識珠”
在審核制下,人們往往認為,企業走到上市這一步,已歷經監管層的層層審核把關,上市的企業就是好企業。但是,注冊制以信息披露為中心,股票發行時機、規模、價格等由市場參與各方自行決定,投資者對發行人的資產質量、投資價值自主判斷并承擔風險,監管部門重點對發行人信息披露的齊備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進行監督,不再為企業上市“背書”。這意味著,投資者需要睜大眼睛辨別企業的投資價值。只要企業沒有違法違規,投資者投資失利也不能怪監管層把關不嚴了。
中航證券證券承銷與保薦分公司執行董事、保薦代表人毛軍介紹說,實施注冊制后就是要真正建立起市場參與各方各負其責的責任體系,建立健全“寬進嚴管、放管結合”的新體制。也意味著新股定價主導權交給市場,好公司、好產業會脫穎而出,差公司、落后產業將被淘汰。注冊制讓資本市場回到資源配置的本源,讓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進入A股,同時會讓更多的投資者分享到優秀公司的成長紅利。
簡單而言,以前大家炒新、炒短、炒差現象非常嚴重,是因為股票數量少,而推出注冊制以后,股票數量會跟上,那么那些垃圾股就沒有了價值,資本市場供求雙方將變得更加理性。
毛軍總結指出,注冊制從出臺到落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主要的是有助于更多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和實現轉型升級,契合目前我國推行創新創業,發展新興經濟,實現傳統落后業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