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荊門網站
他“融”出老百姓滿滿的安全感 ——記湖北省京山市公安局新市派出所社區民警廖承楓
2024-10-16 16:06:00   來源:今日湖北

1729065854131182.jpg


在荊楚警界,提起廖承楓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廖承楓從警30年來,真心為民,以自己的大愛情懷,默默撫養死囚遺孤15年,無私資助60多戶困難家庭。他積極多方奔走,相繼為300多個貧困戶解決了最低生活保障問題,他還授人與漁讓人學習一技之長增長謀生的本領。

 1729065885590040.png


他真情助民,以誠感人,先后扶持幫助過192名失足人員走上自食其力的創業之路。并督促引導32名吸毒人員遠離毒品,回歸了家庭。

他真誠愛民,甘于奉獻,扎根基層,主動與居民交朋友,與群眾打成一片。在他的帶領下,新市城區三角洲社區從一個眾人皆知的治安混亂社區脫胎換骨式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全省平安社區,他因此也成為人民群眾心目中的“貼心人”和“主心骨”。

“有事找廖承楓”,這已經是新市城區三角洲社區居民們的平安共識。“為我所用〞,也就成了社區民警廖承楓的警民融合密碼和平安法寶。為此,當地老百姓曾先后3次聯名上書為他請功。

廖承楓同志曾先后獲得第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標兵,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全國公安機關模范愛民、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湖北省勞動模范,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等榮譽,并作為湖北基層民警代表先后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多次親切接見。

特別是在201712月,廖承楓同志被破格提拔為京山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工室主任后。20241月,他又主動請辭了領導職務,毅然決然地回到自己熟悉而喜愛的社區警務工作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英模社區民警的忠誠本色和使命擔當。


 1729065903277410.png


一、為我所用,“融”出社區平安幫手無處不在

197211月出生的廖承楓,19938月參加公安工作。曾分別在京山市公安局石龍派出所、永隆派出所擔任管段民警。2000年調至新市派出所工作,便主動要求到全所治安最復雜、管理難度最大的新市城區三角洲社區擔任社區民警。

三角洲社區是京山市舊城區中心,商貿繁榮,人口流動量大。并且大部分為老舊小區,有殘疾人700多人、低保戶500多人、留守兒童480多人、空巢老人220多人,這些群體經濟條件差,抗風險能力低,歷史遺留問題多,轄區治安隱患多。為了盡快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廖承楓同志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樓幢之間,登百家門,知百家事,解百家愁。那個年代剛剛興起了小靈通,也成為社區民警廖承楓的“三件寶”(摩托車、小靈通、照相機)之一,陪伴著他用腳步丈量和熟悉了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做好社區警務工作,無論是基礎工作還是防范工作,都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從這個意義上說,社區警務就是做好群眾工作。因此,社區民警廖承楓就從服務群眾入手,上門幫群眾辦理戶口和身份證,并且在辦好后送證上戶。這樣一來一往,與社區的居民接觸多了,彼此就熟悉了,感情就深了,得到了群眾認可后,很多居民就自愿加入到社區防控工作中來,變成了社區工作的平安幫手,讓廖承楓同志的社區警務工作開展的如魚得水。

轄區的張師傅早年因企業改制夫妻雙雙下崗,獨子又因意外遭遇不幸,在兒子生命消逝之際,老兩口大義捐贈其器官救助了5位瀕危患者。張師傅一直為此在互聯網上撰文發聲,成為網絡上小有名氣的“話事人”。為了把張師傅納入到警務團隊“為我所用”,廖承楓同志“三顧茅廬”,主動上門與張師傅咵天,并邀請他一起走訪因父母涉毒涉訴、判刑勞教而留下的“事實孤兒”。在加深張師傅對社區民警工作理解的同時,也深深觸動了他那份深藏內心的父愛。張師傅因此也被廖承楓同志發展成為了三角洲戒毒中心的社工,并全身心投入到關愛幫扶轄區特殊群體的公益事業之中。

如今,三角洲社區已擁有一支160多名公益組織志愿者組成的“治安吹哨”隊伍。他們長期志愿義務照顧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保護未成人、幫扶困難群眾、開展應急救援、化解鄰里糾紛等大情小事,通過正能量的愛心傳遞,讓更多的居民群眾理解支持并自覺參與到社區工作中來。居民的主動參與填補了社區工作的服務盲區,既融洽了干群關系,又成了社區警務工作的平安幫手,有效探索出新時代警地融合、警網融合、警民融合的京山模式,真正實現基層治理與社區警務工作融合雙贏。

“星光不負趕路人”。自廖承楓同志擔任社區民警以來,三角洲社區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從全市治安重點整治部位一躍而成為全省安全文明社區的“華麗轉身”,并實現了糾紛調解無積壓、矛盾解決無上訪兩個“零指標”的平安業績。因此,200611月京山市公安局三角洲社區警務室成為湖北省首家以個人姓名命名的民警警務室——“廖承楓警務室”,

20078月,廖承楓警務室被湖北省公安廳評為“全省社區警務建設十佳示范崗”。《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人民公安報》、《湖北日報》、《派出所工作》等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相繼報道了社區民警廖承楓的先進事跡。廖承楓同志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他的家庭也先后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荊楚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

20241月,荊門市首批“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先進典型工作站也在廖承楓警務室掛牌。


1729065931657409.png

 

二、知人善用,“融”出全局民輔警比學趕超

201712月,廖承楓同志從社區民警的崗位上被破格提拔為京山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工室主任的領導崗位,這是上級黨委和領導對他的關心和厚愛,更是對社區民警工作的重視和肯定。

廖承楓同志作為先進典型,深知樹立典型、培養典型、典型引路在隊伍建設和業務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自擔任政工室主任以后,一直致力于在全局全方位樹立重視典型培養的意識,營造出全局上下爭先創優、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在他的推動下,市局黨委經過充分調研分析,最終選定部分全局各項工作都走在前列的單位和個人素質較高民警作為重點培育對象。為了選優配強基層所隊班子,廖承楓同志還經常利用雙休日時間深入基層派出所,與民警們交心談心,做足“民意調查”,確保做到知人善用,公平公正。

廖承楓同志在政工室主任崗位上,非常注重人才梯隊培養,及時出臺激勵輔警考警的優惠政策,專門組織全局輔警考警考公培訓班,比如帶薪一個月進行培訓等,全局先后有100多位德才兼備的基層民警得到輪崗、提拔和重用,其中有21名輔警通過招考成為正式人民警察,為京山公安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人才保障。

青年民警劉丹,是武漢大學畢業生,2021年考入京山市公安局工作,一直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廖承楓主任在一次基層調研時發現了他,便主動與之交流溝通,及時了解思想動態,發現他在計算機方面的專業優勢,便將其調動到網安大隊負責資金鏈配偵工作,充分發揮他在互聯網領域里的特長。僅在半年時間里,他就在一起重大電信詐騙案件偵辦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先后得到上級部門領導的肯定和稱贊。

京山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負責人潘超,曾是一名某品牌純凈水機構的送水工,后到社區警務室當志愿者。在廖承楓同志的鼓勵下,連續七年參加招警考試,最后圓夢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并在工作兩年后得到了提拔重用。

廖承楓同志積極探索新時期的黨建工作新方法新路徑,主持開發了京山公安“智慧黨建”APP,打造了“公安心向黨、警秀新京山”黨建品牌,以黨建引領、品牌賦能公安中心工作。特別是持續發揚親民愛民惠民的優良傳統方面,積極發揮政工部門專業優勢,爭取多方支持成立了京山市公安局“金盾慈善基金”,成立五年來,先后幫助了40多位重病民輔警家庭,這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

同時,堅持每年推進暖警愛警“十件實事”。開通了警醫協作綠色通道,開展了“導師制”青年民警成長工程,促進京山公安與湖北警官學院達成教學基地合作計劃。聯系市委綜治辦、平安辦、文明辦、中志協等部門,以“紅紐帶”黨建引領為牽引,創建京山市“承楓義警”品牌,廣泛發動志愿者共謀共建共治共享平安成果,共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踐走深走實。

三、上門家訪,“融”出居民參與治理蔚然成風

2024118日,廖承楓同志重返警務室干回社區民警老本行,開啟了他為民服務的新征程。他的初衷就是主動融入到群眾中間去,與居民群眾打成一片。因為只有贏得群眾理解、支持和參與,才能更好地走好新時代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這些年來,采取主動登門家訪,一直是廖承楓同志做好社區警務工作的秘訣法寶。通過上門家訪,他不僅走進了百姓的家里,更走進了百姓的心里。

“讓老百姓的事情由老百姓自己商量著辦,是我們探索基層治理的新路徑和出發點,也是做好社區警務工作的時代要求”。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去做的。

62歲的社區居民江女士,在老西街水巷1號有一棟5層私房和一間20平方米小平房。因小平房長期無人居住,又影響了水巷舊房改造施工,新住戶們便認為平房屬于違章建筑,應該無條件拆除,以確保舊房改造工程順利進行,并普遍認為江女士是阻礙舊房改造的“釘子戶”,雙方因此鬧得不可開交。

社區民警廖承楓獲悉情況后,通過深入走訪原住戶了解到。原來,江家是率先在此建房,后搬來的住戶們又不知情,所以就鬧出這個烏龍事件。加上江女士老父親在鄰居們心目中具有極高威信,同時受到良好家風熏陶的江女士也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所以就出現雙方一度僵持不下的局面。弄清了事由的廖承楓同志就上門找了6個老住戶,請他們以老鄰居身份出面協商溝通,讓老鄰居們來分別說服新住戶,并協商落實每戶補償江家50元,42戶共補償2100元的補償方案。于是老鄰居們又請回江女士在水巷協商,現場向新住戶講述江家父母親當年在水巷第一個建房,為大家挖水井、鋪設水泥路面的感人往事。事理說清楚了,誤會消除了,氣也順了,江女士當場便同意將平房拆除,還將鄰居們給的補償款宴請了大家。就這樣,一場久拖不決的拆遷糾紛化解于無形之中。

廖承楓同志十分注重從源頭上去解決老百姓身邊的“急難愁盼”,譬如社區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亂停亂放、阻礙消防通道等民生問題。位于城中段西段勞保小區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沒有物業管理,公用設施老舊,下水道經常堵塞導致污水橫流,鄰里之間也因為居住環境問題紛爭而報警。

“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

廖承楓同志便牽頭組織召開業主協商會,業主代表們打開天窗說亮話,圍繞污水管道和停車場改造問題決策共謀。經過多輪磋商,警務室廣泛征集大家意見,發動9家志愿商戶籌集到3萬余元資金,對小區污水管道進行改造,城管部門將院內違章建筑全部拆除,重新規劃停車線,并安裝監控門禁,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眾人拾柴火焰高”。

在廖承楓同志的倡議下,小區50多戶業主自發組建了業主群,還投票選出兩名熱心老黨員來擔任樓長義務管理小區,昔日的“老破小”三無小區逐步變身為和諧宜居家園。

廖承楓同志還邀請資深律師、退休法官、名望鄉賢等組成了“義警易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室,用足用活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創新“五診五解”工作法。

今年以來,三角洲轄區警情、可防性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54.3%58.3%,刑事案件破案率85%以上,治安案件查處率90%以上,共化解矛盾糾紛50多起、預防處置突發性、涉眾型苗頭問題12起。 

三角洲社區居委會負責人表示:“廖承楓同志在老百姓中有著極高的威望。近年來,他先后穩妥解決了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缺位、校園環境集中整治、特殊群體管控等一系列基層治理難題,從源頭上化解了潛在矛盾風險,為老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安全感。”

從警30年來,社區民警廖承楓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坎上,以山海可平的執著,無問西東的付出,大愛于心的情懷,因地制宜地探索了“用三寶、制三簿、熟三情”到“三融三進三圈”社區警務工作法的轉型賦能,并以“甘為老黃牛”的奉獻精神詮釋了一名扎根基層、深耕主防警務英模民警的初心和使命。(郭永安)


上一篇: 歌聲嘹亮
下一篇: 沒有了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午夜福利理论片中文字幕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 亚洲A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