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6年開始迅猛增長的共享單車,如今已經是很多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它甚至被國外用戶稱為是與高鐵、支付寶、網購并列的“新四大發明”。而隨著共享單車行業擴張的加速,原來只有在一線城市才大規模投放的共享單車如今也已經進入了二三線城市甚至是縣城。
近日,國內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Trustdata發布的《2017年4月共享單車行業數據報告》顯示,共享單車的渠道布局不斷下沉,二線城市用戶規模發展迅猛占比達到40.3%,相比去年10月的12.9%,提高了27.4個百分點,漲幅明顯。而且共享單車在二線城市的用戶占比,已經與一線城市基本持平,成為共享單車市場最重要的增量市場。
從整個行業的新增用戶數來看,也可以發現渠道下沉為共享單車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增量。根據Trustdata的統計,整個4月共享單車行業的用戶增量為1200萬,超出了3月份1000萬增量近20%,甚至是1月增量的6倍之多。不過,對于行業中的品牌來說,市場份額的分化已經比較明顯,在共享單車行業4月新增的1200萬用戶份額中,40.4%的新增用戶份額來自ofo,32.8%的新增用戶份額來自摩拜,按照用戶份額總數計算ofo已經是繼3月之后再次在新增用戶數方面超出摩拜百萬。
事實上,從ofo進入2017年的增長來看,在二三線城市的渠道拓展貢獻了非常大的用戶數。在2017年初,ofo在全球覆蓋的城市數為26個,而截止到今天ofo已經覆蓋了全球4個國家的100余座城市,連接了超過600萬輛單車,是全球最大的共享單車平臺,布局速度行業第一。目前,ofo已經基本實現了對國內主要大中城市、省會城市和部分重要縣市區的覆蓋,就連青藏高原上的拉薩、日喀則等地都可以看到小黃車靚麗的身姿。
而ofo之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共享單車行業中拿出這樣的成績,首先源于ofo在供應鏈和產能上的巨大優勢,例如ofo僅與富士達的合作就獲得了千萬年產能,這一數字是摩拜500萬年產能的2倍,再加上與飛鴿、鳳凰等傳統自行車大廠的合作讓ofo更是有充足的產品支持。其次,ofo良好的用戶體驗以及與各地政府展開的針對性的合作,如ofo在拉薩就將運營維護工作承包給了拉薩交通產業集團完成,這使得ofo受到各地政府與用戶的歡迎。因此ofo能夠在這一輪的擴張之戰中收獲遠超摩拜的用戶也就不足為奇了。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共享單車在一線城市已經趨于飽和,未來的行業競爭將主要在二三線城市展開。由于中國二三線城市的數量眾多,因而在這場競爭中擁有更大產能優勢以及良好品牌形象的企業將獲得勝利。ofo作為共享單車行業的領騎者,在今年以來的競爭中已經積累了巨大的優勢,隨著其擴張之路的持續加速,贏者通吃的局面或將在共享單車行業內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