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由南京市數字經濟雙創工作發布會暨數字社區綜合服務平臺項目推介會在南京舉行。
數字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是全球首家成基本公共服務、社會化服務、生活化服務功能于一體的一個開放的、自由人聯合的共建共享、共商共和、共用共產的交互式運算的綜合服務平臺。
根據規劃,南京市將建設至少800個數字社區,在2020年之前全部投入運營,以“數字社區服務中心”與“數字社區應用軟件系統”兩種形式為南京市居民提供基于數據基礎平臺構建和大數據應用的全面和定向的精準服務。平臺建成后,每個平臺將產生不低于1億元固定資產價值,將為南京市增加不低于80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和基于15年運營期的8000億元運營收益價值。平臺還將提供大量就業和創業崗位,為南京市提供8000人到1.2萬人的創業崗位,帶動8萬至12萬人就業,其中70%以上為青年大學生。同時,平臺還可為南京地區每個參與平臺建設運營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至少10萬元數字化平臺系統的區塊鏈授信,為更多企業生存發展提供科學決策和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指導和解決方案。
目前,全國17萬個數字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全球銷售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對于數字社區投資人來說,可先以1萬元認購數字社區預售號(注冊),納入社區注冊平臺系統,即可免費參加價值6.8萬元的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EMBA高級研究班。投資人可通過眾籌和股權融資等方式,繼續履約完成平臺的基礎投資額300萬元,則享有“一萬元抵十萬元”的優惠政策,占投資該數字社區的6%原始股權,并贈送每個平臺10萬元的原始股權。
聯盟主席、唐冠集團董事長、中數信安(北京)商務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欣華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數字社區——構筑人類數字生活新空間》的主旨報告。他在報告中提出,當前人類生活在互聯網和信息化基礎設施泛在的巨大的網絡空間,各項生活和生產活動已經基本實現現代化,但是目前人類日趨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仍未得到滿足,能夠滿足各類需求的綜合性智能服務系統還未建立。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以全國17萬個現代數字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設為載體,致力于構筑人類數字生活的新空間,以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基礎,構建大型的數據基礎平臺和數據應用平臺,為服務對象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生活化服務、社會化服務,從而滿足其個性化需求,持續保障有效供給,實現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
由聯盟南京市工作委員會籌備負責人、南京唐冠天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駱宏璽致歡迎詞。
組委會特別邀請了聯盟副理事長、黃埔金融學院副書記趙水田,黃埔金融學院院長朱超文兩位重要嘉賓參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們從不同側面分析了數字經濟時代創業創新的思路和方法,充分肯定了中國數字信息與安全產業聯盟的“數字雙創”模式的全國推廣價值,表示愿與聯盟開展合作,資源共享,互幫互助,為國家現代金融體系的建設、大數據金融產業的發展作出各自應有的貢獻。
由聯盟經營管理委員會秘書長劉會軍做《南京市數字社區綜合服務平臺項目介紹》,從平臺的組成、服務內容、運營模式等角度對該項目進行了系統和專業化介紹。
《南京市數字經濟創新創業白皮書》的發布是本次會議的一大亮點。由聯盟人才發展與教育委員會執行主任、聯盟雙創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馬俊紅對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以數字社區為落地形式的創業模式進行了分析和解讀。數字社區創業模式可概括為“創業在基層,基層在社區,社區在服務,服務為人民”,其優越性還表現在聯盟為創業者提供組織創業和系統創業的保障,減少創業失敗的風險。平臺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套從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到創業實踐的閉合式的相對科學完備的創業服務體系,極大提高了平臺創業的成功率。
會議成果顯著,現場舉行了江浙滬地區數字社區投資合伙人的簽約儀式,由聯盟南京市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同十余名數字社區投資合伙人簽約,將會議推向高潮。
下午,會議繼續進行,由聯盟主席劉欣華、聯盟中央執行委員會主任于旭陽、聯盟江蘇省工作委員會主要負責人吳世雨和王慧、南京市工作委員會主要負責人駱宏璽及聶在斌等參與論壇話題討論與項目解析、互動答疑。隨著會議探討的持續深入,現場參會人員對項目認知的不斷加深。最后,本次發布會在溫馨的酒會音樂中圓滿落幕。
本次發布會,是聯盟今年以來探索以“會議、宣傳、雙創、培訓、眾籌”五位一體推廣模式的又一次以“數字經濟”加“創新創業”為主題的項目發布會形式的重要嘗試,對南京市尤其是江浙滬地區數字社區的銷售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為全國的市場開發、項目推廣建設提供了優秀的范例。
本次會議由中國數字信息與安全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中國報業協會、中國報協網、新華社《半月談》雜志社聯合主辦,聯盟商務委員會華軍縱隊、聯盟江蘇省工作委員會、南京唐冠天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來自江浙滬地區及全國各地的政商學媒各界人士近300人參與出席,江蘇電視臺等全國百余家媒體全程跟蹤報道,并面向全球網絡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