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錘煉 作家李洱打造《應物兄》
2018-12-29 11:27:27
來源:新華網

《應物兄》,李洱寫了13年。自2001年的《花腔》、2004年的《石榴樹上結櫻桃》之后,人民文學出版社每一年的年度選題表里都保留著一項:李洱新作留到了2017年底。直到2018年11月底,在截稿的最后一刻才陸陸續續“吐”完。近日,新書發布會在京召開。
《應物兄》借對話、講演、討論、著述、回憶、聯想,所引用和談及的中外古今文獻高達數百種。而“應物”二字,是李洱建立的文學道德,虛己應物,《應物兄》對物近乎于癡迷。這部作品細致地描寫和提到了數十種植物,近百種動物,還有器物和玩具、食物等,給予了不厭其詳的生動敘述。
《應物兄》的中心情節是濟州大學儒學研究院籌備成立和迎接儒學大師程濟世“落葉歸根”,圍繞著濟大著名的幾位老教授:古典文學研究泰斗喬木、考古專家姚鼐和古希臘哲學專家何為老太太,還有世界級儒學大師、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程濟世先生,以及這些大師眾多的門生、弟子和友人展開。作為一部超長篇小說,書中各色人等紛紜出沒,僅給予不同篇幅描寫和勾勒的鮮明形象就不下70位。人物遍布政、商、學、媒體、寺院、江湖、市井,但主體仍是三代學院知識分子。老一代知識分子,除了程濟世,都是新中國歷史實踐的參與者、見證者。中生代學人,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接受了高等教育,與文化青春期臍帶相連。晚生代則成長于改革開放時期,是全球化、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對于如此眾多的人物,書中做到了“人人有其性情、氣質、形狀、聲口”。(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