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留存下來的瑰寶,在一個有趣的機緣后,浙江省寧波市四明山將迎來一次心學的泉涌。為了進一步了解關于這次論壇和四明山心學的前因后續,我們采訪了對論壇提供最大幕后支持的寧波華僑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代表——總經理林育德先生。
本次心學的主題,林育德說:“心學雖然有很多地方都在做,但我們這次將要舉辦的心學論壇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
他介紹說,首屆四明國際心學論壇是一次世界性的心學論壇,本次論壇匯聚了海內外第一流的心學學者,是一個國際性的盛會,論壇當天會有很多對中國心學感興趣國際研究者演講和參加討論。論壇也是一個專業性的交流平臺,林育德在采訪中表示,本次論壇是以專家和學者為主的學術論壇,舞臺和講臺將全部交給專家、學者。另外,論壇還是一次民間平臺,是純粹的、開放式的交流平臺,任何有能力、學識的專家學者都可以站在這里以“心”會友。
在談到為什么會選擇把四明山打造為心學的基地和中心時,林育德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選擇在四明山做心學并不是我們一開始就籌劃好的,而是在實地考察的過程中妙手偶得,最早我們對于四明山的打造,是模仿的德國黑森林小鎮,四明山無論是地貌、水系、植被,還是顏色的豐富性,都與德國黑森林地區有相當大的相似性;后來進行土地勘察時,發現有一個白云莊遺址,本來我們可以把它鏟掉的,但研究了白云莊以后,我們就把整個四明山的規劃思路徹底推翻。白云莊是中國浙東學派的發源地,浙東學派對中國的影響很大,他們有一個核心思想,叫“經世致用”,所以這里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再后來更發現曾經主持白云莊的黃宗羲與王陽明的心學淵源很深,所以最終決定根據王陽明的心學學說,結合四明山當地的自然特色與文化特點,打造一個全新的的規劃,在保留白云莊遺址的同時,配套建立一個四明書院。”
林育德說:“改變規劃思路其實有兩方面的考慮,即保護和發展。首先,保護以四明山為中心的心學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另外,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和浙東學派‘經世致用’等思想在目前仍然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依然有助于推動中國文明體系的完善。”
四明山的自然風景秀麗,是人們休閑旅游、養生的好去處。同時,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讓四明山成為了心學研究和交流中心的重要優勢。林育德形象的比喻:拋開自然和歷史文化因素之外,四明山就好像一張白紙,而我們想要做的就是根據當地的各種因素,在紙上描繪出豐富多彩的畫面。
林育德和寧波華僑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猶如一個準備揮灑文化彩料的藝術家,但他們從來不是憑空去捏造風景,而是在當地文化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保護性開發。在他看來,無論是這次論壇的舉辦,還是即將開始的四明山項目的打造,都是一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契機,做學術和推崇思想上的事,這是探討國人思想文化的一次公益活動。
林育德向我們介紹了四明山項目的設想,一是把四明山打造成為一個國際心學的文化交流基地,從影響力和產業鏈等方面都會有巨大的跨越式發展。二是把整個地區打造成為以心學為基礎的旅游文化養生基地。
在采訪的最后,林育德對我們介紹了下一步的計劃:接下來會在四明山建立心國內第一家學圖書館和一個心學文獻博物館,還會做心學大講堂和每年一度的心學論壇。同時爭取把這里做成一個心學體驗館和工作室,人們可以在這里養身、養生、養心和免費修學,專家學者們也可以把自己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在這里展示,如果要發行與心學有關的圖書,我們甚至能夠給予一定的資助,并提供幫助把它運作起來。
“四明國際心學論壇”將與其他一些不同形式的學術與文化項目一道,以不日即將落成的四明山谷白云莊為依托,成為以寧波為基地、在全球視野下推進心學發展的年度論壇。 2017年5月19-21日,由四明國際心學研究院(籌)與浙江大學馬一浮國際人文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首屆四明國際心學論壇,將在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鄭氏十七房如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