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5日,2017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之“國際城市綠色出行論壇”舉行,針對全球城市的綠色生態出行、智能交通建設、城市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和經驗分享。國家交通運輸部、ICLEI東亞秘書處、北京市、廣州市、日本琦玉市、韓國水原市、澳大利亞悉尼市等國家部門、行業組織及國內外多個城市的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論壇。值得關注的是,國內最大共享單車平臺ofo小黃車聯合創始人張巳丁也應邀參加了本次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會上,張巳丁以共享單車行業與城市發展的關系為出發點,暢談ofo在城市交通出行的六大革新,并表示隨著以ofo為代表的共享經濟的發展,新的城市文明時代將得以開啟。
以下是本次論壇的演講實錄:
現場的各位嘉賓,大家好,我是ofo小黃車的聯合創始人張巳丁,非常榮幸能在本屆大會的論壇上與各位共同探討全球城市與交通運輸的相關議題。
今年我們的主題是“創新引領·綠色融合”。關于城市交通出行如何參與城市發展,推動城市各細胞組織間進一步融合,從而引領新時代下全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共同關心的問題,也是ofo一直以來想要去回答的問題。創業迄今,我們一直在思考,小黃車除了帶給大家便捷經濟、綠色舒適的騎行體驗,提供“最后一到三公里”出行的解決方案之外,對于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還可以做些什么,未來我們在城市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城市里的自行車和城市之間究竟具有怎樣的關系?
眾所周知,2015年6月,ofo在全球首創無樁共享單車模式,從那天起,共享單車作為一個革命性的自行車出行理念誕生了。不到兩年時間的現在,這股由ofo帶起的綠色出行浪潮已經席卷到全球4個國家的100多座城市,從中國到英國、美國、新加坡,上億人開始使用自行車作為流行的短途出行方式。而ofo依托所擁有的600萬輛單車,為更多的全球用戶提供共享單車服務。
作為共享單車的原創者和領騎者,目前,ofo在全球100座城為市上億用戶提供超10億次出行服務,成為中國第一家全球同步開啟運營的互聯網公司。
從最初在北京大學的校園里推出它,到今天眾多城市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以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作為新的城市參與者,穿梭在大街小巷,成為城市慢行系統的毛細血管,受到人們的歡迎。而在邁向越來越多的國家越來越多的城市的過程中,我們不由得開始思考共享單車與新城市文明之間的關系,自行車與城市的關系。
從國家戰略層面說,剛剛結束不久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倡議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實際上,“一帶一路”倡議本身就是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一個創新共享的“公共產品”。而以ofo小黃車為代表的中國創新型企業,“騎”進位于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新加坡,正是在踐行創新和共享的理念,把在中國萌發的新技術、新模式帶到“一帶一路”國家,讓“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民共享中國創新發展的成果。
而如今,自帶全球化基因的ofo小黃車帶著“讓世界沒有陌生的角落”的理念和無樁共享模式進入新加坡、走向海外,也正在憑借環保健康的形象,承載、傳遞中國人民對世界的善意,成為友誼的使者。
也許,不遠的將來,ofo對于全世界人而言就像星巴克、麥當勞、Uber一樣平常,融化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忘記了他們來自何方。而那時的ofo將是世界的ofo。
A.共享單車縮短城市生活半徑,新的商業消費習慣逐漸形成
中國是世界是最大的自行車王國。如果倒退四五十年,回到我們父母的時代,建國之初,那時候大街上也是充滿著自行車,人們對自行車的印象就像家里的電冰箱、電視機一樣,是重大的資產,那時候每個人都以擁有一輛自行車作為自己的榮耀。那時候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也許才剛剛起步,中國的城市規模不大,自行車基本可以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
隨后,改革開放和城市化建設成為中國城市發展的主題。相應的,以小汽車和公交、地鐵為代表的現代城市交通出行方式成為城市的主流,人們出行的距離變得更長,對于速度的要求變得更強烈,汽車開始作為主要交通工具在城市中使用,整個城市也因為汽車的快速成長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空間用來做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城市里面大量的住宅、超級商場都在飛速發展,城市也在不斷擴張。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在城市中的生活半徑也被拉長。越來越多與空間和交通擁堵有關的城市問題開始出現。
今天,隨著共享單車出行的興起,自行車重新開始回歸城市,現在的出行生活半徑不是變長了,而是縮短了。擁有小汽車的時候可以去想去的地方,但是隨著自行車的出現,我們看到有更多的人選擇騎自行車探索這個城市最核心、最中心的地區,在大家探索的過程中,一些新的商業消費、新的商業習慣逐漸形成。
可能是一個周末三五好友,騎自行車去發現一個有逼格的書店,買一些關于這個城市的書籍,再往前發現一個非常美麗的花店,可以買一些花送給女孩子,再往前會發現一個咖啡廳,可以坐下來享受一下時光,聽一下音樂,慢慢的品味咖啡。給人的生活帶來的改變,在于整個城市、生活半徑一點點的縮短,我們在探索城市中心這些我們之前不曾到達的地方,發現新的場景和不曾體驗過的城市角落。
又比如,上班族中午不再叫外賣,而是騎車去距離較遠的地方吃飯,隨著個人能觸及的距離擴大,生活半徑被相應的縮短了。我們看到在一些商圈和白領聚集地,共享單車實際上拉動了周邊地區的消費增長,一定程度上盤活了某個區域的活躍度。而新的消費和新的商業生活習慣也逐漸固定為新的生活方式。
B.共享單車促進信用城市建設
信用體系是現代社會人類最具想象力的發明之一。因為“信用”的依托,現代商業社會可以更好地發展和建設,城市中的個人和企業,甚至國家體量的經濟體均可以憑借“信用”作為背書,謀求更好的發展,享受更便利的金融或生活服務。因此,推動信用城市建設,打造屬于全社會的信用體系,成為現代社會各個國家和城市想要促成的愿景。
共享單車的到來正好為推動信用城市建設帶來了新的空間。作為共享單車的原創者和領騎者,ofo在最初成立之際,在校園中并不收取押金,而是用學生證注冊,后來進入城市時,為了在更大的環境中對用戶行為進行約束,我們設置了99元的押金,用完即可秒退。
即便對于我們的用戶來說,并不算一個很高的押金門檻。但我們依然在思考,如何更聰明的為用戶提供更便利的服務,直到我們發現,可以依靠信用。在今年3月16日,ofo與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達成合作,上海地區芝麻信用分滿650分即可免押金使用小黃車。4月,ofo宣布杭州用戶滿650分即可免押金用戶。最近,我們又開通了廣州地區的信用免押金。
通過對征信體系的引入,ofo可以為更多用戶提供服務,同時對用戶行為進行約束。隨后,我們又在APP上線了信用分積分系統,用戶的規范或不規范行為將決定他的積分總數是否可以繼續用車。
信用免押金和信用積分系統都帶來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滿足ofo日常運營之外,我們欣喜地看到,ofo讓“信用”這一概念切實地進入更多的普通居民心智,推動了中國信用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而我們積累的用戶的信用數據,也正在成為城市居民信用體系中的一部分。這是共享單車對城市發展的又一重貢獻。
C.共享單車讓城市交通更便利,環境更宜居
隨著世界各地城市的發展,大城市病越來越成為一個全球普遍存在的問題。以汽車為主的城市道路交通帶來很多問題,現在面臨的是,小汽車都堵在路上,不但排放尾氣,影響我們的環境,同時也可以讓人們焦躁、憤怒,還有很多馬路殺手、路怒族,轟鳴聲不絕于耳。即便如此,更多的人想要擁有汽車,作為身份或財富的象征。某些時候,汽車簡直成了所謂的“消費升級”的代名詞。
當一個城市以小汽車為規劃基礎的時候,帶來的問題怎么解決,共享單車可以有一個完善的回答。 自行車的回歸跟過去不一樣,大家不再把自行車當做一個資產,而是當做一個親切、便利的工具。大家對于自行車所有權這個事情的概念在發生著強烈的改變。人們不再想要擁有,而開始注重可以便捷的使用,這無論是從存量資源使用的角度還是資源節約的角度,都是非常好的轉變。
數據表明,全世界的汽車平均96%的時間都在閑置。對于自行車來說,過去也是如此,一輛自行車只被擁有它的人騎,閑置時間較長。共享單車讓一輛車每天可以被至少10個人騎行,一輛車平均每天的使用時間從5分鐘到76分鐘,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隨著共享單車浪潮的涌現,中國擁有共享單車的城市平均提升了10%的城市出行效率。
這讓城市交通更加便利,而騎行背后減少的碳排放量、汽油加油量,這一切讓城市環境更加美好,更加宜居。
D.共享單車讓城市人群情緒更健康,回歸品質生活
除了在城市交通和綠色出行等方面的貢獻外,自行車作為人們可依賴的伙伴,正在為城市人群創造更加健康、有品質的生活。
作為輕運動的一種,自行車出行在通勤代步的同時,讓更多城市亞健康人群有機會通過騎車來進行鍛煉,調節身體。而騎行帶來的美好體驗也讓人們的心情更加愉悅。生活在鋼鐵叢林中的城市居民,通過騎行發現了日常不曾發現的新奇角落,增進了對城市的了解和感情,而這些又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生活的幸福感。
簡單的共享單車出行方式背后,是每個人都可以平等獲得的享受品質生活的權利。 共享單車已經成為風靡城市的消費升級,成為新的流行生活方式,并還在產生更大批的擁磊。
E.共享單車促進城市產業深度融合
如果說以上幾點是共享單車作為新的城市綠色出行方式,對城市和人群的作用,那么接下來要說的則是共享單車作為互聯網+智能交通行業本身對行業上下游各產業發展融合的推動作用。
隨著共享單車的興起,傳統的自行車產業又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機會,這種全新的共享經濟模式讓自行車被智能硬件和物聯網時代選中,由成熟、古老的行業開始煥發新的生機和想象空間。
作為全球最大的共享單車平臺,ofo通過跟飛鴿、鳳凰、富士達等國際知名的自行車廠商合作,帶動傳統產業發展。而跟中國電信、華為合作的NB-loT物聯網共享單車,讓物聯網時代加速到來。不僅如此,ofo還跟北斗導航合作研發具備精準衛星定位的共享單車,跟芝麻信用合作推廣信用免押金,支持九天微星發射小衛星助力中國商業航天發展……
通過跟ofo的共享單車場景想結合,越來越多的產業領域進入大眾視野,被普通用戶所熟知,而共享單車的巨大市場前景和用戶規模也給了這些產業企業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增長空間。
F.共享單車引領全球共享經濟新模式
不得不說,由ofo創造的全新共享經濟模式已經開始影響美國、新加坡等共享單車企業的模式和發展。與Uber、滴滴等分享經濟不同,共享單車的用戶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這是嶄新的共享經濟新形態。
而共享單車作為中國原創的全新商業模式,也正輸出到全球,為全球更多城市的用戶帶去便捷和快樂。到目前為止,ofo已在英國、美國、新加坡等海外國家運營。我們受到新加坡政府的歡迎和支持,并受到很多國家的邀請去當地發展。
今年,ofo將進入全球20個國家提供服務,包括德國、西班牙、日本、菲律賓等,讓全球更多的城市人群享受自行車出行的快樂。
最后,除了城市,回歸到產品本身,我們自己也一直想,現在的共享單車、ofo是這個樣子,但是在未來,短短的三五年內,甚至未來十年,甚至是一百年,自行車會發生什么樣的改變?我們已經看到一些更有趣的自行車通過人臉識別或者其他方式方便的解鎖,我們也還在設想,如果大家騎自行車的時候,可以更快速的在城市道路上行駛,在大家一起騎行的時候能不能像空氣凈化器一樣,不斷的凈化城市的空氣。
隨著共享單車的興起,有更多更有趣的共享經濟的新業態產生,比如說共享雨傘,共享書店等等。我們一直堅信共享經濟是未來,所以我們相信未來和這個城市里面會有更多的共享經濟的新的業態產生,不斷的把資源循環利用起來,達到最好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