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背景簡介個人背景情況簡介,國內某211財經類院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修過金融雙學位(成績很爛),三維中等偏上,有兩個水實習,無高大上科研,無牛推。混申美國的MIS(管理信息系統、信息科學)和MEM(工程管理)的Master。以下的內容是基于像我這樣經歷很水的人來展開的,背景不相似者基本無參考性。
關于GPA很多時候,gpa可能是招生委員會對于你的第一印象,畢竟是自己大學三四年一個個學分、一門門專業課慢慢積攢下來的,而且是得到過學校的蓋章認證的,可以說gpa是對一個人大學的學習情況一個最真實的體現,所以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gpa會確保你通過各個項目的初步篩選。沒的說,GPA 是越高越好,但也是最難提高的。所以必須要從大一就意識到績點的重要性,不要等到大三想出國時才發現績點不夠用。
關于準備語言考試在整個漫長的申請季中,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堅持和主動。申請出國留學這件事看起來是要比考研輕松的,但是其實從我們開始復習托福考試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漫長的拉鋸戰。對于我這類英語底子沒有那么好的人群來說,考上3.4次托福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于托福和gre 的學習,個人覺得不需要去報某東方的輔導班(VIP 一對一除外),因為只要把指定的單詞掌握扎實,再加上堅持刷題,考一個夠自己申請的分數是基本沒問題的。托福的口語比較難提分,可以選擇世畢盟留學獨家提供的口語模擬考試練習,外教會一對一的給你一些很有針對性的建議,甚至是考場上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個人感覺這個練習對準備口語考試還是十分有幫助的。
GRE更是一場關于單詞的拉鋸戰,但戰線不宜拉得過長,因為背過的單詞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個人建議在刷過2-3遍單詞后再開始做題,結合題目來鞏固自己曾經背過的單詞效果會很好多。平常在練習過程中要注意給自己計時做題,做完后要自行訂正,對于出錯的題目一定要弄清錯因,吸取教訓,爭取下次碰到類似的題目時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同時也要善于總結,不管是在詞匯的復習過程中還是刷題的過程中,一定要自己總結一些考試重點詞匯、重點題型做歸納整理。總之,在語言考試的過程中,一定要多背、多記憶、多總結,千萬不能怕麻煩。當然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不同,這方面也就不多說了。
關于選校選校的時候,世畢盟會給你一個選校列表,都是綜排相當不錯的學校,但也不一定都符合自己對項目要求和預期,所以可以根據自己個人的喜好(地理位置、學費、專排、職業規劃、課程設置、項目時長等)進行適當的調整。有一些在綜排上沒有很顯赫的學校還是有一些學術科研方面很棒、學生就業情況不錯的項目的。所以這個就需要自己主動的多去了解,不管是從學校官網上的、留學論壇、還是學長學姐那里,一定要把這些準備工作做好。總之了解的信息越充分就越利于自己的選校。
關于選校的數量,我個人覺得10左右就足夠了。這樣說的原因是雖然美國學校在錄取時沒有什么確定或者嚴苛的標準,但是通過之前的申請案例, 每個人通過三維和一些學術成果的比較,是大概能夠預估出來自己的最后申請結果的(如果沒有什么特別的短板的話)。所以就申請一些往年錄取同學水平基本差不多的學校就可以了。保底學校1-2所就夠,不需要4-5所,因為如果學校太過保底的話即使你最后拿到了錄取也不太情愿去。
關于專業相關實習想出國的同學們都應該知道實習這方面的經歷雖然不是強制的,但如果沒有相關實習的話,申請的時候一定會受到限制,因為像我這樣申請美國偏職業的master還是挺看重你的工作經驗的,對于在校生來說就是實習經歷了。有一些學校的網申系統就會讓你填寫一些工作經驗方面的內容。所以不管實習經歷水不水,都一定要有這方面的經歷,不然你在寫PS的時候都不太好具體闡述你的職業興趣、團隊能力什么的。個人建議還是通過學校的導師推薦一些專業相關度高的實習比較靠譜,對自己的能力有提升、簡歷上有的可寫、甚至可以拿到老板的推薦信。
關于文書文書是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招生官需要通過你關于自己的1000字左右的介紹來對你有一個全面深刻的了解,所以這就要求文書一定要寫的豐富、立體,才能給學校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申請過程中,要主動和世畢盟Mentor溝通,反復修改自己的CV/PS,把自己大學四年的經歷做更深一步的挖掘,當然這是針對像我這樣沒有很出彩的學術科研經歷的人來說的。一些曾經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做過的項目也被我拿來寫成自己做過的學術研究。我在PS中提到的Data analysis,其實真心只是每天對著信息系統進行基本操作,但我就寫到這讓我意識到在真實世界information system對business的價值是什么。換句話說,挖掘就是換個角度描述你的經歷。當然這都是實打實的經歷中挖掘,但是不要胡編,不要無中生有,否則不但很容易看出來,面試時也會被問的啞口無言。
最后,需要針對每個學校的每個program進行適當的調整,要說明為什么這種課程設置、教學方式適合你,你打算在攻讀這個碩士學位時做什么project,并且這個項目恰恰能夠幫助你更好地實現你的職業規劃、職業目標等等。
對于Resume/CV,首先,把你認為和你申請最有用的寫上去就成了,但更重要的是polish,這點和PS的挖掘完全一致,而且要多運用積極的詞,比如coordinate, maintain, complete,以及具體的細節,像數字,第幾名,多少人參加等等。
總之,文書的創作是個持續的過程,是個不斷修改的過程,有時候甚至在提交之前還是要修改。
關于MIS可以說MIS是個工商結合的專業,雖然在cs大神看起來這個專業很渣,但它對于本科階段工科背景不強的同學轉cs來說是個很好的跳板。由于美國開設這個專業的學校不是很多,而且每個學校叫的名字也不一樣,學科的側重點也不一樣。所以需要自己去了解,看項目是否和自己的需求對口。
簡單說一下我申請到的項目的一些具體信息,其他的沒有申請也沒有詳細了解過就不闡述了
1、CMU-MISM(21month)基本上申請MIS 方面的同學都會申請的項目吧,畢竟是傳說中的專排第一(MIT除外 =。=)。分三類,12 month(需要三年工作經驗)、16month(應屆生最好的選擇)、21 month(一年在澳洲的阿德萊德,第二年再回匹茲堡)。我是申請后被調劑的,個人覺得基本211 gpa3.5+, T100+,G320+ 申請到21m 是沒什么問題的。因為是在cmu,所以如果選擇留美當碼農的話是個很好的選擇,項目的畢業生就業數據也很好看。
2、Umich MSI這是密大的一個信息學院下面的項目,我申請的track是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retrieval。但是其實這個學院最厲害的track是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人機交互),是一個比較偏設計、偏文的專業,可以做用戶體驗設計、web前端開發等等,對于不想當純碼農的同學來說是個比較合適的選擇。當然,由于不是純cs,就業數據也就沒有cmu那么好看。
3、UNC-MSIS聽學長學姐說這個項目比較偏理論,做的project沒有那么Practical, 課業壓力不大,有充足時間刷題找工作。
想說的話感謝世畢盟留學,感謝世畢盟的mentor,一位優秀又有想法的清華學長,給我的PS,CV等不厭其煩地提出過很多次寶貴意見;感謝培訓師、盟盟陪我走過整個漫長的申請季,幫我處理推薦信、網申、模擬面試、語言polish等等,拯救了我這個拖延癥晚期。感謝每位曾經幫助過我的師長、同學、朋友,沒有你們的鼓勵我大概早就放棄了。總之,選擇出國這條路真的很艱辛,一定要想好了再行動,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要對自己負責。 由于時間有限,只能碼這么多了,其中不乏一些無用的話,所有錯誤和不足之處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