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ofo進入青藏高原,在第100城拉薩駐扎,站在世界屋脊俯瞰整個行業,ofo的優勢更加明顯。根據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Trustdata發布了的4月共享單車數據,ofo小黃車環比增速大幅領先于摩拜,超過摩拜單車的1.4倍,繼續保持共享單車行業龍頭地位。

Trustdata數據顯示,2017年4月,“彩虹大戰”競爭更加激烈,摩拜及ofo月活躍用戶人數均增長至1500萬左右,遙遙領先其他共享單車企業。從發展速度上看,ofo環比增速更為迅猛,ofo環比增速達55.1%,而摩拜僅為38.2%,ofo小黃車用戶環比增速為摩拜的144.2%,領先摩拜近17個百分點。可見,ofo在發展速度上遠勝摩拜單車,競爭力比摩拜更強。

另一權威咨詢機構艾媒對不同品牌共享單車用戶粘性指數進行了排名,ofo以7.4分位居榜首,摩拜和小藍單車分別以7.1分、6.6分排名ofo之后,ofo用戶粘性指數高于摩拜4.2%。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ofo的取勝關鍵在于起步早和用戶體驗好,這兩個要素使小黃車獲得許多忠實粉絲。

ofo的獨角獸效應全開,小黃車不僅是共享單車概念的原創者者,也是行業多項新舉措的開拓者。在上海,ofo與芝麻信用合作,為用戶提供信用授權免押金服務,而摩拜單車仍需收取299元高額押金。在新加坡,ofo最先推出變速版小黃車,并與NUS合作設置共享專車停放處,方便師生使用。在重慶、武漢等地,ofo最早與地方政府攜手打造城市智能慢性交通體系,實現出行體驗改善和運維能力提升的雙贏。在優質服務方面,ofo堅持工匠精神,致力于給用戶最好的小黃車。ofo與電信、華為合作,用NB-loT技術提升小黃車智能化水平,還與700Bike,飛鴿、鳳凰等“中華老字號”,以及共享單車運營商騎唄合作,推出ofo Curve,歐美版小黃車,ofo L1等新產品,滿足不同用戶的騎行需求,不僅隨時隨地有車騎,也讓小黃車出行如庫克所說的那樣“高效、環保和有趣”,真正用先發優勢和工匠精神,打造了ofo小黃車的用戶口碑。
在ofo的大共享格局下,融入ofo共享單車生態系統的資源越來越多,能夠創造出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的產品和服務,自然黏住了許多用戶,繼續使用ofo小黃車出行。反觀摩拜單車,用戶滿意度和用戶粘性并不如ofo。根據艾媒咨詢的預測,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用戶將超過2億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02.8億元,為ofo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作為全球創立最早、成長最快、規模最大的無樁共享單車創業公司,ofo是行業當時無愧的領軍獨角獸。根據美國媒體的最新報道,ofo估值超過20億美元。ofo同時也是DST等世界頂級投資機構青睞的初創企業,投資人用6.5億美元共9輪融資為ofo“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