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共享單車的原創者和領騎者ofo小黃車亮出了一張成績單:連接600萬輛車,覆蓋100座城市并在全球4個國家同步運營,累計騎行超10億次,占據共享單車行業70%的自行車產能。頓時讓對手摩拜急了,在網絡上發起了對小黃車的各種攻擊,簡直是駭人聽聞。
從今年三月份起,網絡上出現大量的新聞稿件,從不同的角度,對ofo小黃車進行攻擊。比如對ofo改名小黃車進行攻擊,對請明星代言之事進行抹黑,對ofo放衛星一事表示不務實并嗤之以鼻。對于這些言論的大肆攻擊,ofo小黃車亮出了自己的態度,并笑稱:口水之戰,永遠不要拿所謂的創新來挑戰人性!要用數據說話。同為共享單車,應該遵循正常競爭才是王道。用戶口碑也是決定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切莫因為惡意詆毀抹黑對手而毀了自己的企業形象,那就得不償失了。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數據吧,第三方數據監測機構TrustData近日發布的《2017年Q1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用戶監測報告》顯示,3月份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的新增用戶首次突破千萬,其中ofo月新增用戶占比超41%,為451.1萬,超第二名摩拜、第三名酷騎之和。此外,ofo月活用戶環比增速連續7個月超越摩拜,3月ofo月活用戶環比增速近170%,遠超摩拜的71%,約為摩拜的2.4倍。另一方面,ofo新增用戶的月留存率也已連續7個月超越摩拜,成為新用戶增速最快、留存率最高的共享單車平臺。

再來看看艾瑞最新mUserTracker后臺數據,相比摩拜,ofo用戶整體呈現出高頻使用的特性。在用戶日均總使用次數方面,ofo為2561.13萬次,大大高于摩拜的1630.98萬次。ofo日均總使用次數比摩拜高出930.15萬,這接近千萬級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

艾瑞數據還顯示:ofo單機使用次數為14.29次,超摩拜僅一倍,摩拜僅為7.51次,ofo單機日使用次數為5.82次,摩拜僅為3.91次。艾瑞的這些數據都表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ofo整體的用戶都呈現高頻使用的粘性。
摩拜單車CEO王曉峰此前接受媒體采訪表示要好好打磨產品,并大肆宣揚工匠精神。這般表態很符合主流價值觀,但真的是這么做的嗎?3月份,手機門禁品牌“令令開門”對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其多項發明專利提起侵權訴訟和行政處理請求,已被法院受理。社會輿論不禁對摩拜發問:到底有幾項專利是自己研發的?摩拜單車APP異常無法開鎖,開鎖后閃退無法用車,定位偏差太大,客服聯系不上,摩拜自身的各種缺陷問題不解決,卻忙著攻擊同行,這難道是摩拜最后的掙扎嗎?
聲明:本文僅為傳遞更多網絡信息,不代表今日湖北觀點和意見,僅供參考了解,更不能作為投資使用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