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十大書法家《心經》:慢慢寫字,靜靜修心
2018-01-21 19:37:41   來源:搜狐新聞

  在一個缺乏耐心的年代,

  人往往變得浮躁,

  生活中的壓力讓人坐不住,心緒難寧。

  抄寫《心經》,是一種收攝心神的好方法,

  一筆一劃中,就是與智者對話的過程,

  就是修行的過程,就是開啟智慧的過程。

  ……

  - 生活美學 ·傳統(tǒng)文化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僅以二百六十個字,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

  歷代帝王、將相、高僧大德、書法家、文學家,大多崇尚寫《心經》。她從此處出發(fā),抵達彼岸。這猶如打通武術境界,讓人忽然明白,到底一個人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一、晉 王羲之《心經》(懷仁集王羲之書《心經》)

  《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寫。后由懷仁禪師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稱《唐集右軍圣教序并記》,或《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此碑歷經24年之久而成。

  

  王羲之《心經》局部

  

  王羲之《心經》局部

  碑文由懷仁禪師選自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懷、將等字皆取自《蘭亭序》。由于懷仁對于書學的深厚造詣和嚴謹態(tài)度,充分地體現(xiàn)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平和簡靜的境界。

  

  王羲之《心經》局部

  

  王羲之《心經》局部

  二、唐 歐陽詢《心經》

  歐陽詢楷書嚴謹,筆力險峻,世所無匹,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此心經小楷雖可能是他人偽托(歷來被當真跡,姑且視作歐陽詢作品),卻也別具趣味。

  

  

  細品此帖,有臥聽清泉的高士之風,每日一見可驚心寧神,如生檀香。

  

  

  細想古人在抄寫的過程中,要做到沉思和安心估計也實在不易:身正不易,筆畫端直、流暢不易,不走神不易。漢字組合而成的經文,是古人慧觀和智觀成果天人合一的轉換記錄,是慧智文章。但在不一會兒就手酸中,讓人興嘆久違的漢字,在瞬間陌生變?yōu)橛H切,滿心歡喜,滿心感恩。

  三、唐 張旭草書《心經》

  “草圣”張旭性格豪放,嗜好飲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筆落墨,一揮而就。有人說他粗魯,給他取了個張癲的雅號。其實他很細心,他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所觸到的事物,都能啟發(fā)寫字。偶有所獲,即熔冶于自己的書法中。當時人們只要得到他的片紙支字,都視若珍品,世襲真藏。

張旭草書《心經》局部

  他的心經,雖然難辨寫的什么,卻嚴謹有序,可稱作是“最寫意的心經”。用心草亦得法,經在心中,又何草之有?

張旭草書《心經》局部

張旭草書《心經》局部

  此《心經》,自由放縱,卻又法度森嚴,恢宏大度之間飄舞著幽森的嬌艷。既有鐘馗食鬼之果敢氣魄,又似罌粟般勾人蝕骨。堪稱鬼神之作。

張旭草書《心經》局部

  四、元 趙孟頫《心經》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湖州人,“楷書四大家之一”。

  趙孟頫《心經》局部

  南宋以來,書畫早已失去了北宋的生動神韻,呈現(xiàn)衰退之勢。生活在元代的趙孟頫,如同中國歷史上常見的托古改制一樣,力圖矯正時弊,有所作為。他在書畫上,提倡“貴有古意”,來振興頹勢。書法上,他求從魏晉人的作品中吸取營養(yǎng),產生了一種貌似古人的新的書風。

  趙孟頫《心經》局部

  趙孟頫用行書寫《心經》。在寫經史上也算是一個創(chuàng)例了。

  趙孟頫《心經》局部

  佛家一直把抄經看作一種修行,認為抄經可以凈身心,增福慧,消業(yè)障,惠及冥界眾生。抄經就是用心、修心、養(yǎng)心,抄經就是與佛心心相印。

  五、明 文徵明《心經》

  文徵明的小楷筆劃婉轉,節(jié)奏緩和,與他的繪畫風格諧和,有“明朝第一”之稱。

  

  他的書風較少具有火氣,在盡興的書寫中,往往流露出溫文的儒雅之氣。

  

  也許仕途坎坷的遭際消磨了他的英年銳氣,而大器晚成卻使他的風格日趨穩(wěn)健。

  六、明 董其昌《心經》

董其昌《心經》局部

董其昌《心經》局部

董其昌《心經》局部

  抄經要做到敬、靜、凈。敬,就是恭敬、誠敬,一分誠敬,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十分利益;靜,就是安靜,平靜,心安理得,靜定安樂;凈,就是干凈、清凈,環(huán)境干凈,字寫得干凈,內心更要清凈。

  七、明 傅山《心經》

  傅山的書法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他的字畫均滲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氣節(jié),流溢著愛國主義的氣息。

  

  傅山《心經》局部

  

  傅山《心經》局部

  傅山《心經》結字、用筆,意趣皆高古醇厚,可視之為成功實踐了毋巧得拙、毋媚得丑、毋輕滑得支離、毋安排得真率理想的一件精彩之作。

  

  傅山《心經》局部

  

  傅山《心經》局部

  八、清 乾隆《心經》

  乾隆每年春節(jié)都例行抄寫《心經》一冊,這是皇帝在春節(jié)期間為老百姓發(fā)表新年賀詞的方式。

  

  

  

  九、民國 弘一《心經》

  弘一,原名李叔同(1880-1842),著名音樂、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弘一《心經》局部

  

  弘一《心經》局部

心經,須以心寫,弘一法師是然。

  

  弘一《心經》局部

  十、民國 溥儒《心經》

  溥儒(一八九六—一九六三),字心畬,道光帝曾孫,為近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收藏家。與張大千并稱為“南張北溥”。

  溥儒篤信佛教,侍規(guī)至孝,此卷《心經》,是為其母刺血而書,清正端莊,是稀世珍品,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溥儒《心經》局部

溥儒《心經》局部

  

溥儒《心經》局部

  

  溥儒《心經》局部

  雖然說是一番抄抄寫寫,但是凈心生智慧,有快樂。抄經時將整個身心都投入其中,集中精神。斷除各種雜念,使心念專注于經文上,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一心不亂就是定,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一心不亂的同時,保持當下的覺照,就是觀,一筆一畫都要清晰明了,逐漸深解義趣,則是智慧增。

  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譯文

  這是一段神奇的文字,好多人因為背誦它們而受益。有時候心經就是神奇的咒語(當然,只有在你完全相信的時候),望珍惜!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觀 自 在 菩 薩 。(觀察內在,自見菩薩)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深入的修行心經時)

  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

  照 見 五 蘊 皆 空。(看到五蘊:形相、情欲、意念、行為、心靈,都是空的)

  dù yī qiē kǔ è 。

  度 一 切 苦 厄 。 (就將一切苦難置之度外)

  shě lì zǐ 。

  舍 利 子。(菩薩對學生舍利子說)

  sè bù yì kōng 。

  色 不 異 空。(形相不異乎空間)

  kōng bù yì sè 。

  空 不 異 色 。 (空間不異乎形相)

  sè jí shì kōng。

  色 即 是 空。(所以形相等于空間)

  kōng jí shì sè 。

  空 即 是 色。(空間等于形相)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

  受 想 行 識。(情欲、意念、行為、心靈)

  yì fù rú shì 。

  亦 復 如 是。(都是一樣的)

  shě lì zǐ 。

  舍 利 子。(舍利子呀)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

  是 諸 法 空 相 。 (一切法則都是空的)

  bù shēng bù miè 。

  不 生 不 滅。(不生不滅)

  bù gòu bù jìng 。

  不 垢 不 凈。(不垢不凈 )

  bù zēng bù jiǎn 。

  不 增 不 減 。 (不增不減)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是 故 空 中 無 色。(因此空間是沒有形相的)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

  無 受 想 行 識 。 (也沒有情欲、意念、行為和心靈)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無 眼 耳 鼻 舌 身 意。(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根)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

  無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更沒有色、聲、香、味、觸、法 等六塵)

  wú yǎn jiè 。

  無 眼 界。(沒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nǎi zhì wú yì shi jie 。

  乃 至 無 意 識 界 。 (直到沒有心靈所能感受的界限)

  wú wú míng 。

  無 無 明。(沒有不能了解的)

  yì wú wú míng jìn 。

  亦 無 無 明 盡 。 (也沒有不能了解的盡頭)

  nǎi zhì wú lǎo sǐ 。

  乃 至 無 老 死。(直到沒有老和死)

  yì wú lǎo sǐ jìn 。

  亦 無 老 死 盡。 (也沒有老和死的盡頭)

  wú kǔ jí miè dào

  無 苦 集 滅 道 。 (沒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滅)

  wú zhì yì wú dé 。

  無 智 亦 無 得。(不用智慧去強求)

  yǐ wú suǒ dé gù 。

  以 無 所 得 故 。 (所以得到與否并不重要)

  pú tí sà duǒ 。

  普 提 薩 埵。(菩薩覺悟之后)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

  依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故 。 (依照心經)

  xīn wú guà ài 。

  心 無 掛 礙。(心中沒有礙)

  wú guà ài gù 。

  無 掛 礙 故。(由于沒有礙)

  wú yǒu kǒng bù 。

  無 有 恐 怖。 (所以不恐怖)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

  遠 離 顛 倒 夢 想。(遠離顛倒夢想 )

  jiū jìng niè pán 。

上一篇: 當代中國書畫的博士教育該如何前行?
下一篇: 黃云山剪紙書畫作品展覽在鄂州市群藝館揭幕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网站你懂得 | 在线免费午夜国产网站 |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的视频 | 亚洲国产人物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