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從2002年創建中國西部第一村——圣迪樂村開始,憑“一場雞蛋革命”,鐵騎力士集團對標“中國高端食品領導者”,率先在行業內建立全產業鏈模式,探索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SDL標準體系”。迄今為止,該集團不僅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獎項,還擁有了59項專利,生生把一顆雞蛋做出了花樣文章。
“兩彈一星”精神
兩彈城位于四川省梓潼縣,1965年8月三線建設時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內遷梓潼,在此相繼完成原子彈、“氫彈”的設計方案,九院舊址被稱為“兩彈城”。
1999年9月,江澤民同志在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上,將“兩彈一星”精神進一步概括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
江澤民在大會上講話指出:偉大的事業,產生偉大的精神。在為“兩彈一星”事業進行奮斗中,廣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發揚了一種崇高的精神,它就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民族精神。
從中國兩彈城走出的“圣迪樂村雞蛋”
作為鐵騎力士集團旗下的高品質雞蛋品牌,圣迪樂村自創立初期,致力打造中國高品質雞蛋領導品牌。
2002年,鐵騎力士收購了中國工程物理院原梓潼三處舊址,創建中國西部第一村——圣迪樂村。
“圣迪樂村選址中國兩彈城,正是深切感受兩彈精神帶給我們的激勵,激勵圣迪樂村‘來一場雞蛋的革命’。”鐵騎力士集團董事長雷文勇回憶道,“兩彈一星”精神中所傳達出的艱苦奮斗、勇于登攀,正是圣迪樂村創業初期的真實寫照。
當時,蛋雞養殖大多以成本為導向,用棉籽粕、菜籽粕、肉骨粉等替代玉米、大豆,造成雞蛋腥味重、口感差、品質下降。一邊是老百姓對雞蛋口感的挑剔,一邊是養殖戶滯銷的雞蛋,這中間的矛盾,正反應出我國蛋品市場的根本問題:規模小、標準低、品牌少。
在這樣的背景下,圣迪樂村提出“公司+園區+農戶”的發展模式,倡導讓食品回歸自然。堅持用天然原糧提升品質,還率先引入以色列的技術理念,給母雞添喂亞麻籽,讓雞蛋富含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
2004年,圣迪樂村參與首個蛋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制定。通過與四川農大聯合建立博士工作站,與四川大學共同承擔國家蛋雞技術體系“十二五”重點科研項目(沙門氏菌凈化),堅持科學技術提高雞蛋生產與品質管理標準。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擁有專利59項。
圣迪樂村率先在行業內建立全產業鏈模式,打通種雞、食糧、養殖、生產、銷售可追溯等環節,形成產業閉環,開始探索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SDL標準體系”。
“來一場雞蛋的革命”,經過19年的發展,圣迪樂村從中國兩彈城起步騰飛,已先后全國建有14個養殖基地,蛋雞養殖規模逾700萬只,成為首個完成全國基地和產業布局的蛋品企業。2015-2017年,連續多年全國高端蛋品市場銷量領先;并多次走上博鰲論壇、亞信峰會、達沃斯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等國際峰會的餐桌。
從圣迪樂村折射鐵騎力士打造“中國高端食品領導者”
圣迪樂村在國內蛋品市場的成功,也是鐵騎力士打造“中國高端食品領導者”重要一步。
鐵騎力士集團創建于1992年,27年來從單一的飼料加工發展成為集飼料生產、種畜禽繁育與養殖、屠宰分割和食品精深加工為一體的現代食品集團,在全國建有130家分(子)公司,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獲得“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科技進步獎等榮譽。
科技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鐵騎力士集團打造的馮光德實驗室,是以技術帶頭人馮光德命名的企業技術中心,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鐵騎力士集團也是行業內唯一一家同時承擔國家現代生豬、蛋雞、水禽三大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的企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申請專利100余項;牽頭制定《天府肉豬》農業行業標準(NY/T3053-2016)1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各1項,行業標準3項。實驗室還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共建有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聯合實驗室等高效產學研合作平臺,全力打造“中國高端食品領導者”品牌。
未來,鐵騎力士將以“馮光德實驗室”和“院士(專家)工作站”為技術支撐,實施“一體雙核兩翼”的發展戰略(以全產業鏈為一體,技術、人才為核心,品牌、資本為兩翼),積極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百億企業,成為世界級食品企業;同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積極探索和總結產業發展和產業扶貧模式,為農業產業興旺和農戶脫貧增收做出新貢獻。
編輯:方向明 南 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