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一篇自媒體文章直指莎普愛思并非白內障神藥,并質疑其過度宣傳,研發不足,臨床存疑,讓這家上市公司深陷輿論漩渦。此后,莎普愛思藥業一直試圖擺脫“被負面”,但文章制造的種種效應卻影響深遠,波及至今。
當年12月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督促莎普愛思藥業盡快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上交所也在其后發出了問詢函,要求莎普愛思在12月13日之前披露是否啟動了滴眼液臨床有效性試驗等問題的回復,同時以書面形式回復上證所。
風暴刮起后,莎普愛思藥業方面也很快對外做出回應。其發布了43頁近2萬字的回復公告。其中解釋,莎普愛思藥業已于2016年啟動芐達賴氨酸滴眼液的一致性評價工作,并稱公司嚴格按照國家食藥監總局和浙江省食藥監局的相關規定,實施和推進一致性評價工作。
莎普愛思藥業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相關要求,將在三年內完成一致性評價工作,如未能按要求完成,公司芐達賴氨酸滴眼液將可能不予再注冊,不能繼續生產和銷售。
于是在2016年的公告中,莎普愛思藥業方面稱:近期相關報道、國家和浙江省食藥監監管部門通知對公司銷售、品牌形象等方面產生了一定影響,該事宜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公司將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將本次事宜的影響降到最低。
這一負面哪怕在兩年后,仍然對莎普愛思藥業有著巨大影響。

4月26日,莎普愛思藥業發布了2018年全年財報暨2019年第一季報。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7 億元,同比減少 35.30%;實現營業利潤-1.30 億元, 同比減少 173.1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6 億元,同比減少 186.42%。
財報中提到,莎普愛思藥業2018年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為:受 2017 年 12 月有關自媒體報道影響,公司滴眼液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52.58%;這篇報道對莎普愛思藥業的品牌美譽度產生負面影響,莎普愛思藥業相關市場推廣計劃未能按原計劃實施,導致中成藥產品銷售量大幅下降;莎普愛思藥業還因此降低了產品銷售價格。
另外,財報中提到,2018 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有,收購強身藥業時所形成的商譽出現減值跡象,公司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損失 17,815.72 萬元。
其實,作為正常的財務排雷操作,如果扣除計提商譽損失影響,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仍有 0.48億元到 0.68 億元。
這也就是說,莎普愛思藥業主營業務并沒有出現什么大問題,在經濟整體下行的背景下,還貢獻了較高的凈利潤。不過是因為計提商譽減值,才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事實上,這一年來,莎普愛思藥業的發展之路走的頗為艱難,藥企的轉型之路也并沒有那么簡單。莎普愛思藥業方面選擇的第一步,就是對此前受到媒體指責的虛假宣傳、廣告洗腦等問題進行改革,目前看來已然卓有成效:其2018年廣告費較2017年斷崖式下滑74.92%。
實際上,早在2017年年底,經過自查,莎普愛思藥業的廣告符合藥品廣告審查發布的相關規定,其發布的廣告內容與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核批準的相應廣告內容一致,未因廣告發布受到行政處罰或被采取監管措施。不過莎普愛思藥業還是積極應對,主動在2017年12月12日起,暫停發布已審批的所有廣告。
而節省出的廣告預算,莎普愛思藥業方面則將其補充至白內障防治的宣傳工作上來。2018年度,莎普愛思藥業和眾多機構一起,開展了多場健康類的公益項目,并與相應公益組織合作,資助貧困地區白內障患者的治療,更多的體現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

改變的第二步,莎普愛思藥業方面選擇加快大健康產業轉型之路
2017年底,莎普愛思藥業常務副總經理陳偉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提出“大健康”轉型這一企業戰略。2018年8月,其董事長陳德康在“莎普愛思藥業40周年工作總結暨創新發展大會”上,更是明確提出,在未來,企業仍將堅持自主創新,積極布局OTC大健康領域。并在在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積極助力精準扶貧、健康扶貧相關工作開展。
就這樣,莎普愛思藥業將公益的腳步邁向全國。發起了諸如白內障防治基金、“健康中國行”“暖冬行動”“點睛中國——關注白內障中國行”“莎普愛思春風行動——中國醫藥零售執業藥師培訓計劃”等多項公益活動。同時,堅持在全國各地舉辦廣場舞大賽、才藝大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比如其同廣州同心圓工程聯合舉辦的“點睛中國——關注白內障中國行”相關公益活動,并設置白內障防止基金,用于白內障疾病知識的科普宣傳、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對白內障疾病的診斷和防治能力、幫助貧困人群通過正確的治療遠離白內障,以及對白內障科研項目進行資助,增強白內障防治的研發能力。
在“健康中國行”項目中,莎普愛思藥業先后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重慶市武隆區開展了相關的捐資助醫工作,通過捐建鄉村衛生室、捐贈大批量醫療設備等方式,為村民打造優質而全面的醫療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當地的基礎醫療衛生條件。
兩年的風波,確實給莎普愛思藥業帶來了巨大的創傷,也讓這家上市公司一度走向最低谷——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但正是這樣一次風波,也得以讓莎普愛思藥業回過頭來反思發展之路,真正成為一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贏得市場肯定和信任的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