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德機場建設中,他率部8個月完成722萬立方米高填方土石方挖填,創國內機場土石方工程建設史上單標段年完成工程量的最高紀錄;松原機場建設中,他率部260天完成標段主體工程,創高寒地區機場土方施工之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中,他率部不僅提前完成了超大土方量填筑,而且優質建成中國民航“第一涵”,威震四方。這位戰無不勝的項目領軍人物就是中鐵十二局集團優秀項目經理楊來華。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民航建設“第一長涵”提前建成后,中鐵十二局集團二公司的建設者們高興地為自己拍了一張“全家福”
百煉成鋼 成就智多星
2013年9月底,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鐵十二局集團二公司中標了承德機場土石方及飛行區場道工程一標段施工任務。這是一項什么樣的工程呢?承德機場是國家民航“十一五”重點規劃項目,是河北省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尤其是2400多萬方的土石方挖填在當年的國內高填方機場建設中首屈一指;而二公司擔負的機場土石方及飛行區場道工程一標段土石方填筑量達722萬立方米、且填筑高度115.8米、開挖高度79.2米、綜合運距3公里,并有近600萬方石方爆破,加之實際施工時間只有短短的8個月時間,真可謂是時間緊、任務重、風險高、施工難度大。如此重任,由誰來領銜承擔?公司決策層果斷決策,讓重難點工程施工經驗豐富、尤其是機場建設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師楊來華出任項目經理、率部攻堅這項“難啃的骨頭”。
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有著深刻理解的楊來華,工余時間的一大愛好就是認真研究施工圖紙,細化施工方案
乍看上去文質彬彬的楊來華,其實是一員長期從施工現場摸爬滾打中出來的“戰將”。他1996年7月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參與過太原機場、天津機場、海南美蘭機場、株六鐵路復線、首都機場、京滬高鐵、長沙地鐵、昆明地鐵、北京地鐵等多項國家和地方重點工程建設,從項目技術員、工程師、工程部長、總工程師、副經理,一路走來,在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也為工程建設做出了應有貢獻。
在首都機場道面工程施工中,身為工程部長的楊來華,全力協助項目總工程師成功地運用“網絡圖”組織施工,不斷優化施工方案,狠抓工程變更索賠工作,為項目部高速、安全、優質完成所承擔的施工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完工后工程被評為優質工程,項目部受到首都機場擴建工程指揮部131萬元的重獎,他本人連續兩年被授予“先進生產者”稱號。
京滬高速鐵路施工中,擔任中鐵十二局集團十五項目部副經理的楊來華,全面負責一個分部的管理和管段的無砟軌道施工。2008年底在鳳陽路基試驗段施工中,他帶領全工區員工克服多日大雪、冰凍等惡劣天氣的影響,精心組織、科學操作,僅用13天時間就成功完成了首段試驗段填筑,受到了京滬高速鐵路公司、監理單位和集團公司的一致好評,獲得獎勵80萬元;在無砟軌道施工中,針對無砟軌道工藝標準高,專業性強,勞動力密集等特點,他分設支承層和軌道板粗鋪班組、精調班組、封邊班組、灌漿班組、封邊拆除及窄接縫回填班組、養護班組共7個班組開展專業化施工,每個班組定崗定員定責,并保持人員固定,讓每個操作流程形成標準化作業、規范化施工,既保證了工程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為項目部6次獲得業主“綠牌”獎勵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先后被評為 “京滬高速鐵路建設百日大干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
搶進度但安全質量環境保護一點也不含糊。圖為中鐵十二局集團二公司項目部在承德機場建成的優質邊坡
由于種種原因,2012年公司長沙市軌道交通2號線6標段施工中一度出現了工期嚴重滯后,在突擊施工中,負責組織協調整個施工生產的楊來華,針對工程任務重、施工人員多、工序交叉干擾大、施工場地狹小等特點,積極配合項目經理優化生產要素、科學卡控各工序節點時間、采取施工“全面開花”和重難點“各個擊破”的方法苦干實干加巧干,僅用5個半月時間就完成了一個三層車站主體結構、一個明挖區間和二層車站的整體工程,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了任務,捍衛了企業信譽、確保了全線按期建成通車,受到了業主、監理等單位的高度評價,被長沙市軌道交通公司評為“軌道交通先進個人”、長沙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個人”。
困難是最好的老師,它讓銳意進取的人不斷進步。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淬火,楊來華已成為企業攻堅克難的一把利劍和“智多星”。
超前謀劃 市場有口碑
首次出任項目經理就遇到一項集“急難險重”于一爐的施工任務。在巨大壓力面前,楊來華沒有讓人們失望,而是超前謀劃,步步為營,讓施工風生水起。
干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楊來華(右二)多次走上領獎臺接受表彰,被譽為項目管理“大贏家
2013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10月當地的最低氣溫已到了零下10幾度。高明的管理者總是善于在復雜局面中謀得先機。在反復踏勘現場、并經過審慎考慮后,楊來華迅速做出了五項決定:放棄自己建家建線的打算,通過地方政府出面做疏通工作,順利地把一個參加承赤高速公路建設剛剛撤場單位的項目駐地“整體”租借下來,由于設施齊全,稍加改造、維修、拓展就能使用,既減少了征地拆遷等繁瑣事項,又免去了辦公場所及生活區的臨建過程,項目部實現了快速入住和啟動運作;根據施工管區山崖陡峭、溝谷深窄、高低差百余米,地形極為復雜的現狀以及一旦施工正式開展后,每天投入的運輸車輛多達到150輛以上,行車密度高、相互干擾多、交通安全隱患大的實際情況,項目部“大手筆”投入,不僅把原計劃修的一條施工便道改為兩條,而且加寬了路面,最寬處22.9米,最窄處也有13.4米,便道兩邊還豎立了多塊行車指示牌和限速警示牌,為日后 “大干快上”鋪平了道路;針對管區爆破量大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有關規定,雖然冬季不能進行機場填方施工,但項目部還是在最短時間內把全體員工和施工隊伍全部集結到位,通過與當地頗具實力的泰達爆破公司合作、“借雞下蛋”,在取得了爆破作業資格的基礎上,又依托對方雄厚的專家資源和豐富的施工經驗,對員工進行了全員爆破施工技術培訓、對所有管理人員和安全員進行了安全防護專業培訓,業主和當地公安局人員全程參與監督,從而使培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不僅讓員工持證上崗率達到了100%,而且達到了日后的爆破作業合規合法的要求;項目部組織工程技術人員仔細研究了施工圖紙、認真吃透和領會設計意圖,對施工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難題和不利因素進行了預測預判,并經過認真論證、編制了《石方爆破專項施工方案》《土石方沖擊碾壓施工工藝》等多項施工技術方案,為施工做好了充分的技術儲備;通過多方聯絡溝通,項目部很快完成了與業主以及相關方的施工場地交接手續,并及時組織了場地內表層腐蝕土的清理工作,尤其是采取了為機械設備在半山腰搭建施工平臺等措施,提前對管區內的8萬多平方米的黃土地基進行了強夯處理,早早消除了制約工期的一大因素,為后來大規模開展土方填筑施工創造了先決條件。
搶進度但安全質量環境保護一點也不含糊。圖為中鐵十二局集團二公司項目部在承德機場建成的優質邊坡
與此同時,楊來華在施工隊伍的使用上也是“別出心裁”:超大規模土石方填筑在二公司尚屬第一次,運輸車輛和配套設備資源十分有限。項目部在隊伍選擇時就優先考慮參加過大型土石方施工的、尤其是具備高填方施工經驗的專業隊伍,并要求其在開工前盡量上齊所需要的設備,否則不予簽訂合同。這一招果然奏效,3支實力不凡的隊伍動工前裝、運車輛設備基本都悉數到位,較好地彌補了生產要素上的“短板”。
在承德機場建設中,經過8個月的頑強拼搏,中鐵十二局集團二公司項目部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務,為企業贏得了良好社會信譽
楊來華的超前謀劃,為項目部打贏這場“短平快”戰役奠定了勝局:第一家進場、第一家完成駐地建設、第一家機械設備全部到位、第一家打通施工便道、第一家員工崗前培訓“全覆蓋”并拿到施工“通行證”、第一家大規模施工,奪得業主第一面“勞動競賽紅旗”等等。盡管施工過程中還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但都無法阻擋中鐵十二局集團二公司項目部又好又快施工的步伐,2014年11月26日他們比計劃提前4天完成722萬立方米土石方挖填任務,并且大幅度刷新了國內機場土石方工程建設史上單標段年完成工程量510萬立方米的最高紀錄,創造了新的施工奇跡。從此,在國內機場建設市場就有了“中鐵十二局集團有實力”和“‘楊鐵人’聰明能干”的口碑。
運籌帷幄 難點變“標桿”
憑借在承德機場創造出的良好社會信譽,2015年7月中鐵十二局集團二公司順利中標了吉林省松原查干湖民用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二標段施工任務。兵貴神速,楊來華率領承建承德機場的原班人馬迅速開進了松遼平原征戰 “黑土地”。
科學決策、合理調度促進施工生產又好又快進行。這是中鐵十二局集團二公司項目部查干湖機場繁忙而有序的施工現場
松原查干湖民用機場屬于高寒地區、高水位條件下建設的機場,在國內較為罕見。二公司項目部承擔的二標段具有地基處理復雜——僅有水的溝、塘處理就達47處,地基處理11.1萬平方米;土方挖填量大——總共需要動用土方近110萬立方米;運距遠——外購的89.1萬立方米土方取土點一處在23公里、一處在62公里,而所有的道槽砂礫石則必須到200公里以外的白城市去采購;工期緊——由于機場位于高寒地帶,冬季寒冷而漫長,招標文件要求工期為444日歷天,但扣除當地漫長的“冬季”以及雨季的影響,有效工期不足260天。無疑,這是一項典型的“難中之難”工程。
開工就是決戰。上場后,楊來華審時度勢、運籌帷幄,迅速打出了一套精彩的“組合拳”:取直、拓寬、硬化拐彎的施工便道,既避免了多家單位一條路的互相干擾,又減少臨時用地直接降低工程成本200多萬元;經過“貨比三家、好中選優”把外購土方的運輸任務承包給當地兩家有實力、有聲望的專業化公司,有效地規避了沿途可能發生的各種阻工現象,保證了工程所需;合理規劃水的出路、采用疏堵結合的方法提前把管區內溝、塘的水引排出去;項目領導親自掛帥、項目管理人員人人分片包段,項目部臨建工程還未完成時,工地上就爭分奪秒地掀起了24小時不間斷的晝夜大干高潮。
然而,天公并不作美,2016年夏季連續幾場大雨打斷了中二公司項目部高歌猛進的施工態勢。楊來華“辦法總比困難多”,他及時采取了在施工現場成立“雨后復工領導小組”等措施,只要雨過天晴、現場晾曬達到了恢復施工的條件,就立即展開施工,并“堤內損失堤外補”在不能進行填筑施工時、積極組織附屬工程施工和道槽砂礫石的拉運儲備,將陰雨天對工期的不利影響降到了最低。
安全生產是高質量施工的前提。為了兌現“萬無一失”的安全生產承諾,工程上場伊始楊來華就從嚴從實打基礎,把安全生產管理覆蓋到施工全過程。按照預防為主的原則,他對整個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安全生產問題提前進行“排隊”,精心編制多種預防控制方案,并從人員、物資、設備等方面作好應急準備,施工中一旦出現事故苗頭,即刻就可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施工高峰期間,有200多臺輛各種機械設備和車輛投入施工、尤其是進行長距離土石方和砂礫石運輸,安全風險非常高。他始終視交通安全為“重頭戲”。成立了交通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認真抓好機械設備、車輛的維護檢查和調度管理,一舉實現了交通安全無事故和車輛的多拉快跑,受到業主和駐地交通管理部門的一致好評。
一招一式見真功。反映中鐵十二局集團二公司項目部施工形象進度的紅線月月超過業主下達的施工計劃,日最高土方填筑量達到5.2萬方,創全場乃至高寒地區機場土方施工之最。到2016年9月初,二標段主體工程率先完成,且經權威部門檢測工程質量一次成優、整體創優,勘稱又好又快的“標桿”,松原查干湖民用機場有限責任公司專門發賀電給中鐵十二局集團表示祝賀,松原查干湖民用機場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機場建設現場總指揮張丹東還破例自掏腰包請楊來華等二公司項目部管理層喝了一頓“慶功酒”。
妙招頻出 攻堅稱“完美”
2016年底,能征善戰的楊來華率部承擔了最具挑戰性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第10標段施工任務。該標段施工面積92萬平方米,主要工程為土石方填筑、地基處理和防排水系統,總動用土石方量達近930萬立方米。由于土石方運距遠、干擾大、有效施工時間有限,因此,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按期完成的任務。
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施工中,中鐵十二局集團項目部圓滿完成近930萬方土石方填筑任務
楊來華不愧為智勇雙全的項目管理能手,越是難干越能出彩。挖移草皮土、清除腐土是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能否盡快展開土石方大規模施工的關鍵環節。但由于管區內有20幾處山包、溝塘,有242處老百姓家的墳塋、暗井,還有23畝苗圃和高壓線等制約因素存在,使簡單的施工復雜化。他果斷決策,投入主要管理力量狠抓突破。很快挖移草皮土、清除腐土和土方施工在“條件成熟一塊就及時動工一塊”的智慧理念指引下迅速展開。
由于場地被管、線、溝、塘等分割成若干小塊,近930萬立方米的超大方量土石方開挖、填筑施工組織難度非常大。楊來華“順勢而為”,對6支專業施工隊的任務實行了 “動態管理”,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誰的進度快誰就能多拿任務,多勞多得,優質優價。內部競爭之勢隨之形成,今天你多“吃”我一塊,明天我多“吃”你幾米,在你來我往的“拉鋸戰”中,不僅施工進度不斷加快,而且工程質量也因為場地碾壓沒有了“固定界限”而“一次成優”。同時他還在現場組建了維修點和零部件儲備庫,施工中哪一臺輛設備、車輛出現了問題,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醫治”,確保了這些“寶貝疙瘩”高效使用率和對施工生產的高貢獻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790米長的中國民航“第一涵”——穿場涵洞施工中,楊來華科學決策、導演了一出科學施工的好戲: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這座涵洞為雙孔拱形結構,單洞凈空近25平方米,長790米由4個直線段和3個圓弧段組成,其長度和規模是目前國內民航建設史上穿場涵洞最長和最大的。由于它事關當地舉人河下游大片農田的灌溉和機場能否按期建成的問題,因此業主要求必須在2017年11月到來年5月底前完成,否則,來年雨季到來,河水上漲,施工就要再等一年。時不我待,2017年11月6日大規模的基坑開挖拉開帷幕,他就把施工現場演繹成了展示技術能力的大舞臺:由于地質多為淤泥、可塑性黏土、砂層,開挖9.9米深的基坑挖不到1.5米就會出現滲水和流塌,他借鑒地鐵車站施工技術,邊分段分層開挖、邊及時噴錨支護;對于含水量大的滑動層,他采取軟土清除換填、斷面鋼花管注漿、上部卸載的方法“巧妙”處理,確保了開挖的安全高效進行;涵洞施工他則大量運用了創新技術,如自行設計了可伸縮的自行式液壓臺車、特制的弧形小鋼模、大型吊塔等,從而使施工安全、快速推進并最終比計劃工期提前半個月建成了這個“巨無霸”,消除全場建設的一大“攔路虎”,受到了業主設計、監理的一致好評。
楊來華的妙招頻出,就像圍棋高手下棋招招中的,有力地推動了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2018年底,二公司項目部高質量完成了所擔負的施工任務,神奇地把當初的“不可能”變成“完美”,人民網等幾十家新聞媒體對此給予報道。籍此,項目實現了“滾動發展”拿到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一個場道標段的施工權。
智慧作犁開“天路”,真抓實干樹品牌。近年來,楊來華率部屢戰屢勝,為國家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他先后被業主和上級評為“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優秀黨員”等,并連年獲得“優秀項目經理”稱號。(周廣寬 李星 徐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