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春天,在經過由寒到暖的氣候轉變后,人體生理機能、新陳代謝也進入最活躍的時期。然而春季晝夜溫差大,是感冒、過敏、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紅眼病、風疹等疾病的高發期。如何預防這些疾病?春季養生又該怎么做?2月25日,記者就此采訪了武漢市翔云傳統武術養身會館的教練張守鐘。
張守鐘
“亞健康產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不按時吃飯,這些表現都會使人體的免疫力系統紊亂,身體就會處于亞健康狀態,時間長了就會引發各種病癥。”張守鐘說,春季養生應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張守鐘表示,春天的三個月,是自然界萬物復蘇,各種生物欣欣向榮的季節。人們也要順應自然界的規律,早睡早起,起床后要全身放松,舒暢自己的情志。飲食方面要選擇清淡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優質蛋白質食品。除此之外,還可以練練中國傳統武術,比如易筋經和心意六合拳,提高精氣神,撐筋拔骨,強壯內臟,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不僅僅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可以達到精神、形體的雙重冶化,全面改善生理、心理的機能。習練中國傳統武術對于不同年紀的人,都有不同的效果。年齡小一點的孩子,可以促進他們的骨骼發育,讓他們可以健康的成長。對于青少年來說,武術可以幫助他們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對于成年人和老年人來說,可以起到很好的養生作用,提高他們身體的抵抗力,讓他們遠離疾病的困擾。”張守鐘說。
“調理亞健康的方式有很多種,中國傳統武術養生的優勢最多。”據張守鐘介紹,中國傳統的養生術是武術與中醫相結合,動作簡單,效果好。中國傳統武術養生的范圍包括修身術、養身術、健身術、防身術、美體術和美顏術,習練不受時間、年齡和場地的限制,其運動量和運動幅度都可以由習練者自己來決定,長期堅持習練可以通經絡、活氣血。
據了解,中國傳統武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融合了儒家、道家、中醫等中華傳統養生文化。中國傳統武術作為中國養生體育的代表,幾千年來在“天人合一”哲學思想觀念的統攝下,形成了一套極具民族文化特色的養生健身方法與體系。中國傳統武術注重內外兼修,強調從精神到肉體,循序漸進地全面進行鍛煉,能夠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對人們樹立健康意識、弘揚民族精神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效用。(韓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