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時強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要實現上述一系列宏偉目標,必須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其重點是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偏遠地區輻射,力爭使邊遠地區和民族地區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基于此,元培商學院(北大博雅)制定了教育援疆計劃,旨在貫徹治貧先治愚、扶貧先啟智的宗旨,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讓民族地區的人民接受良好教育。通過培養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甘于奉獻、扎根民族地區的教師隊伍,用“教育”這個靈魂工程,實現幫助貧困家庭拔掉窮根的根本目的。元培商學院(北大博雅)教育援疆計劃的實施對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8月29日,元培商學院(北大博雅)援疆計劃首個項目——新疆產學研基地(阿拉爾)啟動儀式在新疆阿拉爾市隆重舉行,旨在國家援疆總體思路的指導下,元培商學院(北大博雅)將北大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優秀的教育血統輻射到新疆,讓阿拉爾地區的人們享受到先進的教育理念,實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育“造血式”援疆。

儀式上進行了北大博雅產學研基地副理事長、《商業觀察》雜志社副主編、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王世明講話;北京大學校史館研究員王向陽講述北大歷史和精神;元培商學院(北大博雅)院長楊尚東為“北大博雅·新疆產學研基地”揭牌、為阿拉爾市凱侖職業培訓學校授牌等流程,并召開了座談會。會上,除元培商學院相關領導進行發言外,阿拉爾市人社局代表、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代表、阿拉爾市教育局代表分別進行了發言,并共同祝愿啟動儀式圓滿成功。

元培商學院(北大博雅)援疆計劃新疆產學研基地(阿拉爾)建成的目的和意義在于,以最優惠的政策在新疆開展元培商學院所有教育項目,幫助新疆阿拉爾地區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成為維護邊疆穩定、推進民族團結的堅強柱石。

地處塔里木河起始地、絲綢之路必經地、昆崗文化發掘地、三五九旅傳承地,自古就是戰略要地的一師阿拉爾市,2004年1月人民政府掛牌成立,實行“師市合一”的管理體制,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城市之一,一直在向著國家定位的兵團南疆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邁進。
這個年輕的城市是當代絲綢之路旅游環線上一個重要節點,古代四大文明在這里交匯,屯墾文化和軍墾文化在這里傳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一師阿拉爾市的地理位置決定著其對促進新疆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而一師阿拉爾市的發展,需要統籌國內、中亞、西亞、歐洲的市場和資源,對外開放與深化改革相結合,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相結合,重點突破與全面發展相結合。
元培商學院通過率先在一師阿拉爾市開展教育援疆計劃,達到全面提升阿拉爾整體教育質量的目的,在“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偉大征程上砥礪前行,與一師阿拉爾市人民在一起、創未來。

延伸閱讀:
元培商學院,歸屬于北京 大學博雅產學研基地,是由燕園人合與北 大博雅共同創建的具有教育培訓資質與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教組織。
學院傳承北大優秀血脈,以元培EDP、元培工匠、燕園少兒為軸心,以培養商界領袖、大國工匠、才智少年為己任,堅持從市場需求出發,先后在全國各地培養了5萬余名中小企業高層管理者,逾30萬名合格的工匠人才,約20萬才智青少年。
總院座落在譽為“中國硅谷”的北京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在職員工1000余人,智庫專家逾3000人,以教育推動產業,以產業反哺教育,強化產學研結合,打通創新鏈條,促進學院不斷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過去,我們蓄勢待發,秉承北大優良血統,每年舉辦成百上千期培訓班,培養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
現在,我們固本培元,全力以赴鑄就元培EDP、元培工匠、燕園少兒三大知名教育品牌。
未來,我們展翅騰飛,努力在全國聯合創建至少300家分院,培養更多商界領袖、大國工匠、才智少年,享譽全國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