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金融是現代金融業支持國家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有效途徑,是解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緩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金融供給之間矛盾的重要手段。在移動互聯時代,金融機構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現代技術發展普惠金融。在這基礎上平安普惠還創造性的提出了“聚合模式”,提高了普惠金融包容性,真正實現金融服務普羅社會大眾,惠及廣大民生。
平安普惠聚合式平臺模式改變了過去由單一結構獨立完成信貸業務全流程環節的服務模式,以一個開放式平臺為中心,將信貸業務環節模塊化,“將環節開放,將能力聚合”,各機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信貸服務,創新了普惠金融,服務于產品設計、獲客營銷、客戶準入、風險評估、增信、貸后管理等全流程的各環節。
這種模式需要具備開放式的經營理念和平臺運營能力,對平臺的綜合實力提出了要求,使其更適合像平安普惠這樣的大型金融機構。平安普惠的聚合式平臺模式是對現有普惠金融業務模式的重塑,能夠高效支持不同資質人群的資金需求,為他們引入持續、穩定的金融“活水”。除了解決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普通工薪階層的資金周轉難題外,在面對更為復雜的三農人群時,聚合模式也是一個有益的探索方向。可以聯合具有環節優勢的機構,搭建聚合式的公益服務平臺,扶持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帶動周邊農戶增收創富。
我國普惠金融正步入高質量發展期,并且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已使我國普惠金融實踐在一些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向是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服務供需匹配矛盾的問題,解決辦法在于堅持市場化改革,不斷改善金融體系的資源配置的公平性。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經營,吸收最新科技成果,擁抱數字科技,融入數據時代,以數據科技提高普惠金融的能力,平安普惠的“聚合模式”正是這一策略的深刻踐行,真正實現了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讓金融服務每一個需要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