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復興的道路上,總是布滿荊棘!但,這并不能說我們就要止步甚至是退步,眼前的問題是客觀的出現,解決問題才是城市進步的主觀體現。
城市擴張,2.5環鍋頂山新極點
打開地圖,不難發現,在武漢城市版圖上,環城高速之內的四環線,正在修建;而三環以內的區域,囊括的是城市經濟最為核心的板塊。包括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三大火車站,武漢絕大部分的汽車站、最密集的地鐵交通網絡以及最稠密商圈和消費人口!

細致觀察,我們會發現,沿著長江和漢江的城市發展布局來看,以兩江相會為核心點,武昌和漢口、漢陽的城市擴張,基本上能夠符合沿著長江為軸對稱的向南向北擴張;而漢口和漢陽,沿著漢江為軸對稱向上游擴張時,卻在2.5環的仙女山路留下一塊空白地,從長遠趨勢來看,這將是漢陽乃至武漢城市擴張中的又一增長極點!
三環之內,必是武漢金土
細究漢陽核心城區與蔡甸城區的“斷鏈”問題,除開兩地之間必不可少的土地政策問題,但鍋頂山板塊明明向東緊鄰王家灣商圈,向北過漢江毗鄰漢口古田路的凱德廣場商圈,可謂是成熟境地,卻一直不被人看好!
人們一直說,鍋頂山是漢陽核心板塊上的毒瘤!原因是它是垃圾焚燒廠和填埋場,環境惡劣,土地使用價值低!但,從城市擴張的角度,把眼光放長遠了來看呢?

項目周邊交通環境,仙女山路正在施工建設中,它處于武漢二環、三環之間的2.5環上,銜接古田橋與楊泗港長江大橋、鸚鵡洲長江大橋,建成后可實現硚口、四新、武昌快速“牽手”。漢陽大道、琴臺大道、仙女山路兩橫一縱的立體交通網絡以及地鐵4號線,共同構成了漢陽核心生活圈通暢、便捷的交通出行網絡。從未來的潛力價值上看,三環之內的鍋頂山板塊,必是一塊眾人捧之的金土!
以武漢鍋爐廠,樹立鍋頂山信心

對于地處于2.5環的鍋頂山板塊,緊鄰四號線孟家鋪和永安堂地鐵雙站點,北靠漢江濱水區域,按照武漢區域板塊增值的慣例,未來的鍋頂山也將會越來越好。大家也應該記得,曾經的武漢鍋爐廠,污染是及其嚴重的,但其位于武昌核心板塊區域,城市化進程,必然要將其吞沒,如今早已不見鍋爐廠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地價高達3萬+的百瑞景住宅區,曾經,這片區域也被人不看好!
12萬方花海,城市又一濱江稀缺板塊地
鍋頂山板塊地處于武漢二環和三環之間,地理位置極佳,北面距離漢江約1.5公里,屬于城市核心區域的濱江板塊。區域內聚集多個住宅小區,區域環境的改善,是城市進程中必不可少的功課。

依托保利地產,全面改善區域生態資源,踐行城市綠色發展使命,精心打造武漢首個12萬方花海公園,繼“漢江十景”之后,再造“漢江十一景”。武漢首條世界級生態綠線,鍋頂山花海公園的建造,是鍋頂山改造的起步也是進一步改善整個漢陽的環境與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