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論是交易新手還是投資大師,剛進入市場吃虧的經歷必不可少。很多錯誤只有犯了才明了。福州漢唐中匯實業有限公司整理了八個投資理財的真相,都是經驗與教訓,希望看到的人少走彎路。
1、不能靠理財發家致富
不少人聽到別人把理財描述得很美好,就會以為通過有效的理財投資手段,可以讓資產快速增值。然而真相是,理財投資可以讓你的財富穩步增值,但僅靠它就輕松實現財富自由幾乎不太可能。
例如你把一萬美元拿去理財,投資投米RA長期持有,獲得高達9.9%的年化收益。表面上看并不少,每年坐等990美元的收益到賬。但這990美元真的能讓你的收入水平步入一個更高的階級嗎?
當然,如果像巴菲特那樣,通過購入低價股使得股價翻數倍,即便本金不多也能讓資產大增。可不要忘了,這個過程是幾年甚至十幾年。而現實生活中,你我皆凡人。
2、高收益、高流動性、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買不到
這是人人都想要的理想產品,但市場上壓根不可能存在這樣的產品。
要高收益、高流動性就要承擔一定風險,如股票、基金。要高收益、低風險,流動性方面必然不能有要求,如信托產品。
如果想要高流動、低風險,那么就別要求收益,比如貨基。
即便是通過資產組合的投資形式,也是在三者間尋求一個平衡,在一定風險系數下,獲得盡可能高的收益回報。
3、每天看盤的達人未必比小白賺的多
從短期看,的確是這樣。雖說不要盲目入市,但如果小白入市踩在了點上,完全有可能比行家賺的多。
可如果要看長期投資,還是要按著規律來,畢竟運氣這玩意,不能總站在你這邊。
4、1元理財沒有實際意義
不少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起投點都很低,甚至喊出1元起購1分起投的口號。但實際上,你真的只會投資1元去感受一款理財產品嗎?這完全感受不到收益。
100元也好1000元也罷,對普通理財投資的用戶來說,堅持投資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很重要。
5、小銀行未必不如大銀行安全
普通老百姓大多覺得國有大型銀行最靠譜最安全,因此存款或者辦理業務都愛去大銀行。
但其實,小銀行也是銀行,只要正規途徑,安全程度和大銀行沒什么差別,并且一些理財產品收益比大銀行更有優勢。
6、銀行賣的理財產品不都是自己的
銀行只是售賣,并不代表都是他們自己發行的。
不少銀行還會代銷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其風險自然要高于銀行自營產品,如果購買要在付款前了解清楚。
7、理財讓貧富差距擴大
用于理財的金額少,那么可選的理財產品也比較少;如果錢多了,不但可以投資多類理財產品,而且高收益資產的配置比例也會加大。
如果只有1萬人民幣理財,可選擇的為數不多的產品,收益率也不會高到哪里去。
要是有200萬人民幣用于投資,除了固定類收益的理財產品,還有信托等產品可以考慮,收益更高、安全性也好。
不過互聯網金融已開始改變這樣的局面,讓更多人享受到起投底、免傭金且適合長期持有的投資產品。
8、養老金不一定繳得多就領得多
養老金領取與兩個工資水平有關:一是你的工資,二是你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資。除了養老金,還要及早理財有序增值資產,讓未來生活衣食無虞。
福州漢唐中匯總結種種真相表明,理財投資不是一錘子買賣,需要你有一顆持之以恒的平和心態,和一個看長遠的眼光。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