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年,投資理財越來越受到關注,網上投資理財項目也紛紛興起。然而,福州漢唐中金實業有限公司也發現,投資理財類詐騙案件也呈現多發趨勢。
據360獵網平臺發布的《2018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投資理財類詐騙全年舉報次數近3000例,人均損失超過7萬元,均居各類詐騙案件之首。
低門檻、高收益的網上理財暗藏哪些陷阱,如何才能防范投資理財詐騙?一起來看。
涉案人數多、金額大,投資理財類詐騙危害大
最近,石家莊市民唐先生突然收到“美女”加好友的申請,對方頭像是一個漂亮的美女,開始就很熱情地問是某某某嗎?唐先生否認了。初次聊天到此為止。
唐先生無事的時候,經常會看朋友圈,發現這個美女家庭幸福美滿、生活質量很高,也漸漸對她放松了警惕。
“我是家庭主婦,平時兼帶做一些理財和投資。”“美女”告訴唐先生,自己也是跟帶單老師做的,只需做單就可以,并很積極地給了唐先生網上理財平臺帶單老師的聯系方式。
聯系后,“老師”說必須50萬元以上的資金才能參與,唐先生心里沒底。“做這個確實需要比較大的資金,如果沒資金,就先不要做了。”“美女”淡然的口氣,刺激了唐先生,他決定放手一搏,起初也確實獲得了一些小利潤。
“今晚要有大動作,我做單的品種有比較好的國際行情。”聽到“美女”這么說,唐先生興奮地把家里所有儲蓄都拿了出來,追加到80萬元。當晚,唐先生損失了50多萬元。
記者調查發現,像唐先生這樣深陷“高額回報”騙局的投資者并不在少數。
日前,省反電信詐騙中心公布了十類高發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類型,其中就有投資理財類詐騙。“從我省警方破獲的案件情況來看,每一起投資理財類詐騙案件中,往往涉及的受害人都比較多,涉及的投資金額也比較大,而且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危害很大。”省反電信詐騙中心民警介紹。
分工明確、層層設計,投資理財類詐騙迷惑性高
今年4月,武邑縣公安局偵破了一起彩票投資理財騙局的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20余名,串并案件上百起,涉案金額近千萬元。
據報案人侯某稱,他在瀏覽一家有關購買彩票的網站時,被人拉入投資彩票群,被誘騙在非法網站平臺上投資購買彩票,最終被騙了4萬余元。
記者發現,在投資理財類詐騙中,雖然不法分子使用的理由、噱頭不盡相同,但行騙的手法卻有相似之處。受害人在網上看到的一切,都是被人精心設計好的。
那么,騙子是如何設下陷阱的呢?
據辦案民警介紹,網絡投資理財詐騙團伙大多層級分明,分工明確。根據不同的業務領域劃分業務組,如股票、外匯、養老等。每個業務組分設多個業務員,統一由業務組組長管理,業務組長再由經理管理。實施詐騙的步驟也井然有序。
“很多不法分子以‘理財專家’或其助理的身份注冊社交聊天賬號,被害人添加后,又以推薦投資賺錢項目為名引誘被害人進入群聊。”省反電信詐騙中心民警表示,這一般是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第一步。
“受害人被騙入群聊后,詐騙分子還會承諾穩賺不賠。”該民警表示,一些企業虛假宣傳時還喜歡在合作伙伴上造假或虛構獲得某類獎項,以騙取受害人信任。
長期混跡于各類投資理財群的任鵬向記者透露,投資的微信群里經常會有群友分享套利投資成功的案例,通過內部人員假扮客戶制造快速贏利的假象,逐步消除投資人顧慮。
“群里的所謂‘理財專家’還會隔三岔五給你洗腦,提供所謂的內幕消息,給投資者制造一夜暴富的幻覺。”任鵬告訴記者,雖然大多投資者比較謹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第一次都不會投多少錢。但一來二去,網上投資理財的不法分子總會以小投入大回報讓投資者初嘗甜頭,并且提出分成贏利等要求,以看似符合常理的規定進一步博取投資者信任。
“被害人的錢轉入第三方支付平臺以后,并沒有在第三方支付平臺停留,而是通過多層輾轉,最終全部轉到了交易平臺所掌控的私人賬戶。”省反電信詐騙中心民警介紹,當受害人贏利時,往往會被誘騙投入大筆資金,一旦受害人想取出來,他們又會以各種理由設置重重障礙阻止提現,比如登錄IP地址不對、賬號被冒用、服務器維修等情況,最后直接查封、凍結、刪除受害人平臺賬戶,以此非法占有受害人資金。
強化預警防范,凈化投資理財環境
本想靠投資多賺一筆,未曾想被坑得一文不剩。此類事件詐騙手段并不新鮮,卻為何屢屢有人上當?
“究其原因,這與投資者個人投機心理、風險意識弱有很大關系,而騙子恰恰就會利用受害人容易趨利、輕信、抵制不住重獎誘惑的心理。”省反電信詐騙中心民警提示,理財和投資首先要學會分辨,給予過高利息的平臺,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忌盲從。
河北省某銀行資深客戶經理楊怡告訴記者,致受害人上當受騙的理財產品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具有超高的年收益率,少則10%,多則高達30%;二是公司背景模糊,推出理財產品的公司往往對其自身經營情況、投資情況模糊處理,大部分受害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錢投資到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對方是一家什么公司。
據多位辦案民警介紹,部分受害人明知道相關投資可能存在風險,但是在高額回報比的誘惑下仍然冒險進行投資,最后人財兩空。
“正規的理財產品都有一個合理的收益比,超高收益比的理財產品往往都是騙子們設下的圈套。”省反電信詐騙中心民警表示,廣大群眾要牢固樹立風險意識,謹慎選擇投資理財模式,不要盲目相信廣告宣傳及一些人工推廣,如果投資,還需要選擇一個正常的途徑和渠道。
“近年來關于投資理財詐騙的維權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因為目前影子銀行等諸多灰色地帶是無法受到監管的。”河北四明律師事務所律師南曉夢說,此類案件,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被害人有苦難言。
福州漢唐中金實業有限公司表示,打擊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除了需要警方、金融機構、運營商等形成合力,著力凈化投資理財市場環境之外,廣大群眾也要掌握信息甄別的能力,尊重知識和常識,凡事經過大腦吸收、過濾和判斷,多方咨詢,及時查驗,學會保護自己,自然能筑牢“防火墻”。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