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農”問題依然是國家重點關注對象,僅憑傳統金融機構的支持并不能完全滿足農村發展的金融需求。平安普惠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把普惠金融重點放在鄉村。平安普惠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助推金融資源為農戶農企提供便捷高效的資金支持,形成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平安普惠深入了解農村金融發展需求,不斷完善自身運營體系,使平安普惠“三農”業務逐漸成熟,從而使農戶能夠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貼心的金融服務。2018年平安集團啟動了面向“村官”、“村醫”和“村教”三個方向的“三村建設工程”扶貧規劃。平安集團牢牢把握“精準扶貧”主線,摸索出一條覆蓋“教育- 金融- 保險- 產業”。全程的幫扶鏈條以“扶智”為切入點,產業幫扶為紐帶,發揮金融企業優勢,有效增強貧困農戶融資和抗風險能力,與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高度協同,共同促進貧困地區恢復“造血功能”。
在集團“三村工程”思想指導下,平安普惠先后通過和上海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等合作,發放免息貸款幫助農村創業群體。其中婦基會兩項“@她創業計劃—平安普惠母親創業循環金項目”分別在重慶豐都縣、永川區落地。項目資金將支持經濟作物元寶楓種植產業、茶香雞養殖產業,為重慶兩地數百戶貧困戶、眾多留守婦女創業增收,預計每年每戶增收1.4-3萬元,此項計劃既解決了鄉村“空心化”問題,又促進貧困農民穩定脫貧增收。
2018年,平安普惠開始將普惠信貸服務經驗用以服務三農人群。平安普惠嘗試借助創新的“聚合模式”資源挖掘、聚攏和匹配的能力,與長期服務“三農”的農村基層服務機構合作,聚合各方的優勢金融資源,充分發揮它們長期服務農村基層的優勢,更廣泛、深入地為三農人群服務。目前,和重慶當地專業機構合作的低息三農貸款產品已經落地,2019年將在全國全面推廣。
一直以來,平安普惠切實提高思想認識,為“三農”批量化打造服務模式,為每一個有金融需求的客戶公平地提供合適的、及時的、方便的、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深入完善產品應用的普適性,持續加強產品與服務創新,充分運用新興科技手段,結合差異化市場需求與“三農”自身特質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不斷優化業務流程,加大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走有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