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獲取正式商用牌照,只是虛商的起點,自2013年5月,移動轉售業務試點開啟,已經過去了快5年的時間。縱觀5年的發展歷程,虛商需要充分釋放民營資本的活動,發揮市場的鯰魚效應,在產品創新、業務運營等等方面推出了許多新的措施,為我國通信運營市場帶來新生機。
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國移動轉售用戶規模已突破8000萬用戶,占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數的比重達2.25%,其中超過數十家的企業用戶規模達到上百萬級別;其中有三家企業的用戶數已經達到1000萬用戶之多,這三家分別是蝸牛移動、遠特通信、迪信通通信。目前國內市場已是全球最大的移動虛擬運營商市場。
其中,蝸牛移動主打“免費流量下載”概念,推出移動游戲平臺,憑借游戲端口積累了不少基礎用戶;迪信通是通過O2O線上下渠道,主打招商加盟門店,創建了“迪加”品牌;而遠特通信則是由傳統營業廳運營模式開始轉變,從而擁有更多的用戶基礎,并且也更了解虛擬運營商的運營模式,能夠更加快速、便捷的滿足用戶的需求,以此得到市場和用戶的認可。目前遠特通信目前擁有獨立、全國一體化的移動通信業務支撐系統,業務覆蓋全國。。同時,為了向公眾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移動通信服務,遠特通信也在2018年9月,隆重推出了全新品牌——“喜牛”。

此次正式是商用牌照的發放,意味著我國移動轉售業務試點完美結束,即將開啟正式商用新篇章。
正式商用大幕緩緩的拉開序幕,也意味著電信市場行業上的競爭會變得越來越激烈,成功獲得牌照的虛擬運營商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對此,遠特“喜牛”的目標已經不只是關注于牌照的正式發布上面,可以為“喜牛”企業發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遠特“喜牛”方面表示,正式牌照的發放后,將繼續堅持,“通信業務一體化”發展戰略,在保持虛商行業的穩健發展的同時,深化其他行業的布局。
據遠特“喜牛”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遠特“喜牛”將會加快整個企業的戰略部署,獲得整個市場的認可度,實現業務發展的整體化;另一方面,遠特“喜牛”會不斷地深挖用戶的需求,打造更多元更豐富定制化的通信產品,為用戶提供便捷優惠的通信服務。

市場火爆、擁有眾多的用戶在外界看來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但對遠特“喜牛”而言這僅僅是其發展的藍圖中一小步。正如一句話所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遠特“喜牛”從虛商行業地位一步一步的上升,正是自身實力的展現。而隨著各種有力條件的加持,遠特“喜牛”畢將發展的越來越好,路也會越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