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2016年空氣凈化器抽查結果。此次抽查共涉及56家企業61批次產品,結果顯示有14家企業15批次產品不合格,占比24.6%。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北京市消協公布的2016年網購空氣凈化器比較試驗結果中,50個樣品中有21個樣品未達到新國標要求,占比42%。
除了本身質量堪憂,定價亂象也是空凈行業發展的一大隱患。據悉,目前市面上空凈產品性能差別不大,但價格跨度極大,從幾百元到上萬元。
空凈產品定價沒有太多依據,主要是靠概念、噱頭或虛假宣傳進行定價。混亂的定價體系,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空氣凈化器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從2013年后,空氣凈化器的市場需求便出現井噴,至今熱度始終未減??諆舻幕鸨?,讓其一躍成為家電領域最矚目的藍海市場之一,資本、企業蜂擁而上。
自2014年起,家電行業增速持續放緩,而空氣凈化器卻異軍突起,銷售節節攀升。據預計,今年空氣凈化器銷量將達588萬臺,市場規模增至140億,成為繼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后的第五大家電單品。
空凈不但前景廣闊,而且技術門檻不高,吸引了眾多廠商加入。像傳統廠商TCL、萬家樂等,互聯網企業小米、360等,全國空氣凈化器品牌數量從2012的56個飆漲至2015年的689個,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野蠻生長導致品牌繁雜、亂象叢生,在去年9月我國政府頒布《GB/T18801-2015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已于今年3月1日實施。新國標的實施,令空凈行業發展逐漸趨于理性。
除了已經實施的新國標,還即將實現分級標準,將有助于進一步規范市場、消除亂象。另外,隨著消費者對空凈產品認知度提升,行業洗牌加劇,不合格、不符合標準產品將被淘汰。
大氣污染的治理并非一朝一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空氣凈化器產品仍會繼續受到市場追捧。加上國內空氣凈化器普及率相當低,未來可增長空間巨大。
在這過程中,空凈企業應當加大技術研發投入,避免過度集中于中低端市場。此外,還應根據我國空氣污染狀況,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空凈產品。
在政府及企業共同推動下,空凈市場將從非理性繁榮過渡到健康可持續發展,市場規模不斷壯大,甚至可達千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