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鄒德祥
“我們把絲綢文化與花海人文串起來,是大別山版的‘新絲路花語’”4月10日,湖北楚凰絲綢產業有限公司在英山天馬寨景區設立銷售點,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說道。
來自北緯30度紫金桑帶的天然蠶絲與五彩杜鵑花海融為一體,在這個花香漫徑的地方演繹著楚桑文化,成為大別山地區文旅融合的“樣板間”。
蠶桑絲織歷史悠遠,是備受推崇的文化標識。一件件華美炫麗的蠶絲制品,成為連接絲綢之路的重要紐帶。楚人屈原的詩篇中,有許多描寫精美絲綢的華麗詞藻如:“華彩衣兮若英”、“佩繽紛其繁兮”等,而這所有璀璨全都來源于楚絲。
英山縣森林覆蓋率超過70%,每年優良空氣天數達到360天,近幾年叫響了“中國好空氣,英山森呼吸”的旅游品牌,正朝著康養旅居目的地邁進。桑蠶繭和絲綢紡織產業是英山縣的傳統產業,近些年傳統種桑養蠶業一蹶不振。湖北楚凰絲綢產業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條“種桑養人”的健康之道,依托大別山區豐富的蠶桑資源特色優勢和西河十八灣美麗周畈的鄉村旅游資源,600余畝高品質桑果園成為城里人回歸自然,體味生態農業亮麗風景和感受生活新方式的樂土。
楚凰絲綢和怡蓮蠶絲集中優勢資源深度開發以蠶絲為主原料的產品,擁有家居、服飾、生活領域的5大系列產品類200多個品種。公司聯手國內多所知名科研院所,聘請業內權威專家組建技術攻關核心團隊,還成立湖北怡蓮蠶桑資源研究院,形成了核心技術領先優勢。通過深加工制成桑葉茶、桑葚果醬、桑葚酒等產品,不斷延伸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在市場上廣受歡迎。
湖北楚凰絲綢產業有限公司攜手當地景區進行文旅融合,把‘一棵樹’變成“景觀樹”“搖錢樹”,圍繞大健康、大保健布局產業鏈,帶動更多桑農致富,引領健康生活。天馬寨景區優美的風景和特色人文,為楚桑文化注入了新內涵。游客除了賞花觀景,還可以親身體驗蠶農、秀娘等角色,感受桑蠶種植文化、民俗文化及絲綢文化。
(編輯;陳斯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