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資訊
“蓮子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武昌區創新發展和人才服務基地舉辦
2019-01-07 17:34:23   來源:今日湖北


“蓮子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武昌區創新發展和人才服務基地舉辦.jpg


本網訊,12月29日,武昌區創新發展和人才服務基地舉辦了我省“蓮子產業發展研討會”,來自蓮子種植合作社、云服務企業、電商平臺、餐飲龍頭企業等蓮子產業鏈上下游的專家學者,匯聚武昌V+合伙人大廈,就我省蓮子產業發展的現狀、瓶頸、對策、方向和展望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討論,大家獻計獻策,紛紛表示要將蓮子產業與文化旅游結合,做大做強我省蓮子產業生態鏈。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武漢明春聯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晏明春教授作了主旨發言。



魚米之鄉盛產“脾之果”,蓮子產業囿于剝皮技術落后


晏教授介紹到,全國能種植蓮子的省市并不多,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流域地區。我省種植蓮子面積居全國之首,蓮子產量占全國的六成以上,但我省80%以上的干蓮子(鐵蓮)銷售到湖南湘潭縣花石鎮,花石鎮已成為我國干蓮子“集散地”。一個鄉鎮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吞吐量?那些干蓮子最后又何去何從?走進湘潭縣,我們并沒有發現有很多種植蓮子的地方。后來才知道,種蓮子跟種水稻一樣,只能保本,而且比種水稻還辛苦(6月至10月,采摘很辛苦)。花石鎮的干蓮子主要來自于湖北,他們在蓮子加工方面頗下功夫。一個縣轄小鎮,干蓮子加工企業多達一百多家,加工產值近十億元。花石鎮某福利院的二十幾名老頭、老太太,他們的每年加工產值就高達數千萬元。在江西廣昌,全縣能種植蓮子的面積只有十幾萬畝,他們對新老蓮籽的加工形成規模效應,加工產值高達近7億。


難道湖北蓮子種植面積近70萬畝,只能賣鐵蓮(原材料)嗎?不能進行加工或深加工嗎?!正如有人戲稱:“花石鎮福利院的老頭、老太太打個噴嚏,湖北的蓮農就要感冒”,這主要是我們沒有話語權和定價權。


餐飲龍頭企業晏幼發經理則認為,蓮子是一種天然野生水生蔬菜,它出于污泥而不染。鮮嫩子蓮米鮮嫩可口,香甜細膩,營養豐富,是深受人們喜愛傳統的美食佳肴。人們常說的“河塘三寶”中口感最好的就是鮮嫩子蓮米。為什么“河塘三寶”在子蓮盛產期人們也很難品嘗,而且是“曇花一現”呢?為什么人們只能到長江中下游才能品嘗,而在黃河以北的餐桌上就沒有“河塘三寶”呢?為什么“河塘三寶”在1-6月和10-12月就“消失”了呢?。在蓮子收獲季節,人們偶爾在餐廳吃到的“河塘三寶”中的蓮子米都是人工手剝的,一個人一天最多能剝十斤左右,但第二天就不能剝了,手受不了。剝一斤新鮮蓮子的成本高達十幾元,所以餐廳的一盤“湖塘三寶”可以賣到38元至48元,其中蓮子米只有100克左右。




從“眼科手術”獲靈感發明“鮮蓮子剝殼機”


晏教授的愛人是中南醫院眼科專家,在愛人的影響下,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突獲靈感:蓮子酷像一只眼球,眼科大夫能將眼球上生長物(白內障)摘除,鮮嫩蓮子綠色的表皮也應該可以用機械剝掉。于是經過一年半載深思熟慮的設計和試驗,終于發明了第一代鮮嫩蓮子剝殼機,隨后將“鮮嫩蓮子剝殼機”向國家專利局申報了專利,同年獲得了專利權。在第一代樣機的基礎上,又經過六年“抗戰”,投巨額資金,今年上半年第十代樣機研發成功,經過試用,各項性能指標達到了設計要求。


該鮮嫩蓮子剝殼機,主要對蓮子成熟度在60%左右、不超過70%的鮮嫩蓮子進行加工。蓮農在田間地頭,將鮮嫩青色蓮子送到田間地頭的蓮子加工車上,加工人員將鮮嫩蓮子倒入鮮嫩蓮子剝殼機中,一粒粒鮮嫩蓮子米就剝出來了。一臺鮮嫩蓮子剝殼機1分鐘可加工1斤多白顏色的鮮嫩蓮子米,可直接真空包裝上市,也可作為“反季”蔬菜進行銷售。誠然,該設備的研發成功,得到了隨州市人民政府、湖北省科技廳、湖北省農業廳、湖北省農業科學研究院、華中農業大學等領導和專家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鮮嫩蓮子米不是產能問題,其主要原因是沒有鮮嫩蓮子米加工和保鮮器械。晏教授團隊進行“8年抗戰”,攻堅克難,發明了鮮嫩蓮子剝殼機,同時解決了保鮮、存儲等問題,破解了鮮嫩蓮子加工、保鮮的瓶頸。晏教授掰著指頭給大家算了算新鮮蓮子的加工成本及毛利:

1、一套加工鮮嫩蓮子米的設備(冷鏈物流車,鮮嫩蓮子剝殼機,零下45度冰柜,真空包裝機及其他其他配件等),全部成本 25萬元。

2、一套設備一天的生產能生產鮮嫩蓮子米300斤。

3、一天需要購買青蓮子成本: 5000元。

4、一天加工成本:3人工資900元,包裝費100元,運輸費300元,電費200元,直銷費100元(銷售不完的鮮嫩蓮子米直接送到當地冷庫),其它費100元,一天全部加工成本為1700元。

5、設備折舊費:25萬元(按10年,每年按90天計算),每天折舊費近300元。

6、一天的總成本費用合計約:7000元。

7、鮮嫩蓮子米,每斤按45元計算,一天300斤的銷售收入為:13500元。

8、一天的冷鏈物流費約500元。

9、一天的毛利折合約為:6000元。

10、一年(按90天計算)毛利為:50多萬元。



“蓮子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武昌區創新發展和人才服務基地舉辦2.jpg




領先剝殼機技術在手,蓮子產業發展大有可為


蓮子種植合作社李卓群經理談到我省的蓮子種植產業現狀時頗有感觸:蓮種靠“外購(太空蓮系列品種)”,種植靠“天收”,采摘會“悶熱死人”,產品是“鐵蓮”,加工沒“規模”,只能賣“原料”,沒有“定價權”,白忙“大半年”,這是湖北蓮農的真實寫照。


云服務企業潘建華總經理提出蓮子產業鏈要上云平臺,利用大數據統計分析,追根溯源。用物聯網技術,對蓮子生長要素(土、水、肥、病蟲害、成熟度等)全程監控,保證湖北產的蓮子高質量品牌。


電商平臺張珩總經理認為,現在網絡很發達,配送很順暢,周轉環節少,冷鏈有保障,買賣都受益,鮮蓮剝殼技術解決了產量和保鮮,互聯網營銷也就有了保障。


同時,晏教授和大家一起探討蓮子產業+文旅組合產業發展藍圖。譬如拓展蓮子種植基地,建設蓮花大道、蓮花公園、蓮花賓館、蓮花醫養幼基地、蓮花餐廳、品嘗“全蓮宴”、蓮花農家樂、蓮花繪畫室、蓮花書法廳、蓮花婚禮殿堂;蓮花觀音臺,荷葉公汽站等形成文化旅游品牌。


在蓮子種植基地周邊山地,建立養雞和養豬場,為蓮子種植提供有機農家肥;在蓮田里養鱔魚、泥鰍和甲魚,解決非子蓮種植期的養殖業,發展多種產業,如帶動垂釣業。


建立養蜂業,讓蜜蜂跟蓮花授粉,提高蓮子產量。


建立沼氣池,處理蓮蓬、蓮蒂、荷葉桿等的無公害處理,讓沼氣進入蓮農家庭,解決蓮農和農家樂的燃燒問題,沼氣渣作為蓮田基肥。


在蓮子種植基地中,建立獨立的小木屋,讓旅游者以自助方式,到蓮子基地來度周末,觀蓮花、吃蓮子、品鮮魚、喝雞湯、聽青蛙叫知了鳴。


最后,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鮮蓮子剝殼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大大促進我省的蓮子產業科學化發展,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鮮嫩蓮子米這種天然的、野生的、有機的、無公害的水生蔬菜進餐廳,進家庭,成為人們一年四季喜愛的珍饈佳肴變為現實。從而帶動蓮子的種植、加工、儲運和銷售產業鏈的整體快速發展,成為長江中下游區域農業新經濟增長點,帶動千家萬戶蓮農致富,帶動貧困戶“持久”脫貧,為新時代新農業的蓮子生態產業升級提供可持續發展保障,將湖北蓮子生態產業打造成中國的“蓮谷”。





(編輯:陳斯瑩)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麻豆 | 在线看免费的国产大片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