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詩語記載:
《荀子.富國》商朝:禮之正于國家也,如權衡之于輕重也,如繩墨之于曲直也。《禮記·經解》商朝 荀子: 禮之于正國也:猶衡之于輕重也,繩墨之于曲直也。《荀子·王霸》商朝 荀子: 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衡之于輕重也,猶繩墨之于曲直也。
釋譯:
禮法對于國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稱輕重,木工的黑線用以判曲直,圓規與直角尺用于量度方與圓。把禮看作治理國家的最重要的“道”,實際上即是禮法對于國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稱輕重。禮法對于國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稱輕重于國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稱輕重。看來在我國很早之前,就講究用禮來治理國政。荀子主張以禮治國,“禮”從政治上講,指國家制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從倫理上講,指國家提倡的倫理道德規范和人們日常行為準則。荀子說:“國無禮則不正,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衡之于輕重也。”
在政治方面的作用:正國,即治理的國家,在社會管理方面的作用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即人盡所能,各得其所。在教育規范的作用:能修身,達到通達和諧文雅的精神境界。
“武漢良心讀書會”已經走過25期,第26期讀書會將在(2018年12月30日(周日),下午14:00)于武昌區積玉橋綠地銘創大廈23樓開展。屆時,將有教育界、商界、法學界、媒體界、社會各行精英代表出席。“學習中華禮儀,傳播禮儀知識”。本次公益讀書活動由湖北禮儀學會、“武漢良心讀書會”聯合舉辦。
嘉賓簡介
本期邀請嘉賓:武漢大學教授,我國著名禮儀學專家,具有廣播的禮儀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禮儀教學經驗。出版了《阿拉伯文化與西歐文藝復興》、《阿拉伯的中國形象》等著作,是我國知名阿拉伯問題專家,曾任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一等秘書、政治處副主任,現任武漢大學阿拉伯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干部基本理論與理事政治教育宣講團教授,武漢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工作顧問、湖北省禮儀學會長、湖北省演講協會副會長,本期主講課題《中華優秀禮儀文化》。
禮儀路上默默耕耘
在鋪滿鮮花的禮儀道路上,也映襯著傳播“禮儀之路”宏愿之重,所走之路之艱辛!李榮建教授長期奔走于全國各地各城一線,走進各企事業單位各部門各機關學校,并培育出一批優秀的禮儀精英人才,為各行各業發展而默默服務。為弘揚中華禮儀的傳播工作,作出卓越的貢獻。
中國禮儀的開元,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經過數年不斷發展演變,逐漸形成我國當今社會禮儀體系。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經濟的迅猛發展,跨國聯盟的交際,新經濟發展趨勢日益增多的局面下,在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越發顯露的局勢下,更需現代文明人士,要具備一定國際視野基礎,更需學習中華禮儀文化,恪守原則嚴于利己,做“中華好兒女”,并踐行傳播中華禮儀文化。
獲悉,“武漢良心讀書會”線下活動,年終巨獻神秘“大禮包”。本期讀書會還有法學界大人物,曾仕強嫡門弟子管理家等神秘大咖親臨現場。歡迎各界人士前往學習交流,暢游在主題以“國學禮數、法務理論”的知識境界的讀書會里,度過一個有深度意義的周末!
(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