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沒到春城,那很遺憾!這是一座美麗、祥和、安靜的城市。它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氣候宜人。清晨的海埂公園人煙稀少,周圍山巒疊嶂,園內花紅柳綠在隆冬的季節猶如人身臨春天。成群結隊翔集于人頭頂的紅嘴鷗從湖面,向你飛奔而來。讓人在錯愕中驚覺,以為進入了鳥類科普園。堤岸的游人拿著在小販手中買來的面包,在歡呼中吸引紅嘴鷗來叼食,此情此景那場面就如成人哄逗喂食自己的孩子。畫面特別溫暖有愛,相映成趣。人與自然鳥與人,和諧共處!
昆明位于我國西南云貴高原中部,南瀕滇池,三面環山。昆明的城市發展建設正在規劃中,城區街道整潔有序,行人車流避讓有序。沒有一線城市的喧囂繁華,唯見獨有的清新幽靜。民風淳樸,房屋古樸雅致,美食水果玲瑯滿目。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不覺喧鬧,直覺清幽僻靜。
海埂公園的草坪上迎來人們駐足停留,欣賞遠處的美景。綠油油的草坪被人工精心打理,看不到一絲廢棄垃圾。人坐在草坪旁條凳上遠觀,極目眺望頓感心曠神怡舒心自在。
湛藍清澈透亮的湖水,在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觀中。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有來寫生的,有來垂釣的,有來遛狗的,有來散步的,還有來放風的…昆明四季如春,街心花園、廣場,所到之處綠色縈繞城市每一個角落。這里常年花紅柳綠,各色鮮花笑臉逐妍競相綻放。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能感受得到當地人的綠色幸福指數,是有多高?城市因人而美,而人又因城市而美。
云南民族村,是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的一個重要旅游景點。在民族村里,有不同風格的民族村寨坐落其間,錯落有致,風姿各異,少數民族之間有著濃郁多彩的民俗風情。在村舍建筑、生產、習俗、生活、宗教、飲食、娛樂、養生方面均有各自特色。少數民族的手工織錦,也是當地的一種文化縮影。錦,是以彩色絲線用平紋、斜紋的多重、多層織織成的提花絲織品,屬復雜結構的織物。錦的生產工藝要求高,織造難度大,所以歷來被看作是最貴重的織物。“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我國古代文獻中說的“錦繡”“錦衣”“美錦”都是極言絲帛或衣飾之美。
少數民族的歌舞文化,是在各少數民族長時期發展中逐漸形成的,自獨有的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中形成了原生態的歌舞文化。民族原生態歌舞,是少數民族獨特藝術形態展現的一面窗口,也是少數民族集體智慧的創造結晶,它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風格,具有獨特的藝術賞析性及獨有的民族魅力。
少數民族的塔文化,也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有很多種寓意,通常有祈福的隱喻。高高聳立的雙塔,給人一種通天的感覺!在朗朗乾坤中,投射出莊嚴肅穆的祥瑞氣息,有一種圣潔寧靜之美。
少數民族服飾無論從質料、色彩、手工樣式、搭配來看,都是十分搶眼奪目豐富的。它以五色斑斕的色彩為主:紅、紫、藍、綠為裝飾特點。其色調層次分明,色塊間所形成的對比,和反差較大,因而視覺沖擊力十分強烈。女服則服飾色彩鮮艷明麗,卻不繁縟雜亂,一般以淺色調為主,她表現的是一種優雅恬淡的審美情調。而男服則崇尚黑色和藍色,在服飾上常以此作為主色調,則顯得莊重嚴肅、沉穩樸實。
昆明民族文化濃郁的一個城市,是一個物華天寶,鐘靈毓秀之地。它幽靜宜人清新的城市人文景觀,在這個城市文化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昆明,旅游文明城市名不虛傳,多到之處都有細節在裝點這個城市的美。
(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