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中秋節可以真正團圓了!”
14日上午10時許,通城縣塘湖鎮林灣村像過喜事一樣熱鬧,眾鄉親們圍著胡輝雄家,簇擁著他走失12年的兒子棟古(小名),拉著他的手問長問短。
“還記得我嗎?”看到孫子回家,棟古的太奶奶、奶奶、外婆等親友不禁拭淚問好,大家拉著他的手,生怕他再走丟似的。
12年前,棟古隨父母來到江蘇常州玩,端午節那天,他要了兩元錢出去買水喝,不慎走失,自此與父母分離。
此后被送到福利院,經好心人收養,今年他考上江蘇一所大學。
去年年底,他的親生父母與派出所民警聊天說兒子走失了,民警讓他們做了DNA采樣,沒有想到,今年8月,民警幫他找到了兒子。通過相片一看,胡輝雄一眼就認出了兒子。
14日,趁著中秋節放假,棟古在養母的陪同下,回家認親。
6歲畫在墻上的字一直沒有擦去
14日一大早,胡輝雄夫妻帶著親友,敲鑼打鼓來到通城縣公安局,為該局刑偵大隊送上錦旗致謝。
來不及停留,胡輝雄夫妻就帶著兒子棟古,回家認親。楚天都市報記者一路陪同。
從通城縣轉輾來到塘湖鎮林灣村,鄉親們已站在村口翹首以盼,馬路兩邊擺滿了煙花鞭炮,延綿一公里多直到胡輝雄家門口。
“來了!”隨著一聲招呼,林灣村里一下沸騰起來,萬炮齊鳴,大家從車里將棟古接了下來,牽著他的手,簇擁著他來到太奶奶旁邊坐下。
他的太奶奶放下拐杖,拉著他的手,看了一遍又一遍,抹了一把眼淚說,“這就是棟古伢!”隨后大哭。
旁邊的奶奶、外婆也都圍了上來,扶著他的肩膀,唯有眼淚表達他們的喜悅心情。
里三圈、外三圈,胡家的堂屋里以他為中心,圍滿了鄉親,大家先哭后笑,“回來了,終于回來了!”
“還認得我么!我是小姑姑。”他的小姑姑胡四霞拉著他的手,來到一面墻上,上面用毛筆歪歪擠擠寫著他的名字,胡四霞說,這就是他在六歲時自己寫的。
胡四霞說,她在家排行最小,棟古小時候她帶得比較多,經常哄他睡覺。現在與小時候比起來,小時候調皮,現在長高了,話變少了,但模樣沒有變。
自從棟古走失后,胡輝雄夫妻灰心了好長一段時間,這房子也一直沒有動,他們保留著原樣,就是希望孩子哪一天回來,能夠喚醒他兒時的記憶。
棟古告訴記者,這里他還記得,只是現在已不會講通城方言。
12年前兒子出去買水走失
通城方言屬于贛語系,鎮鎮不同,非常難懂。
2004年7月8日,是胡輝雄夫妻終生難忘的日子,那天是端午節,胡輝雄帶著7歲半兒子棟古來到常州看望打工的妻子潘雪美。
胡輝雄說,當天午飯后,他帶著棟古和一群老鄉一起玩,棟古小時候喜歡喝娃哈哈,最多一天可以喝10幾瓶。當時他給了棟古2元錢去買喝的。
“沒有想到,兒子這一走就沒有回來。”胡輝雄說,當時他以為兒子和老鄉一起出去的,便沒有在意,到了下午3、4點鐘,他看到兒子還沒有回來,問旁邊的老鄉,大家都說沒有看到,他一下急了,四處尋找。
那天下午下了很大雨,妻子潘雪美聽說后,跑回來和老鄉們一起找,10幾個人沿著街道尋找。
到了晚上7時許,夫妻倆到當地派出所報警,登記了一下。另一老鄉到常州與無錫交界的水陸派出所報了警。
第二天,大家沿著走失地方繼續尋找了半個月,貼尋人啟事、找常州電視臺登廣告,均沒有結果。
胡輝雄說,找了一段時間后,夫妻倆的積蓄都耗光了,他站在運河邊,望著京杭大運河的水,心想兒子這么久沒有音訊,會不會是墜入運河里了?他們帶著失望,返回了通城。
家鄉民警勸其采血找兒
胡輝雄家是一棟兩層洋房,那是在本世紀初修建的,兒子走失后,夫妻倆擔心兒子哪一天還會回來,便一直沒有再裝修,屋內的陳設與當年一樣。
在他家孩子睡的房間,柜子、床也沒有換,他們期待孩子的歸來。
后來,夫妻倆又生了一兒一女,大的9歲,小的4歲。他們每天關注央視的等著我,也找在外地的妹妹幫忙登記了尋子信息。
去年年底,他在與塘湖鎮派出所民警閑聊時,談起自己曾經走失過一名孩子,這名民警說,現在信息很發達,只要雙方都采血樣,通過DNA比對,很快就能找到。
胡輝雄一聽,跑回家帶著妻子到公安機關采了血樣,今年年初結果出來。
據通城縣刑偵大隊辦案民警介紹,他們通過信息比對,于今年8月底發現了有吻合的信息,系江蘇常州的一名19歲男子。
通過當地警方配合調查,發現這名男子便是當年走失的棟古。信息確認后,8月31日,胡輝雄夫妻來到通城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當民警點開這名男子的身份證圖片時,胡輝雄一眼便認了出來,“是他,是他,就是他!”夫妻倆當場淚奔。
親生的、養父母都是父母,我都養老送終
胡雄輝到現在都感到后悔,應該多去幾家派出所的,現在才知道,當時兒子就在隔壁鎮一家派出所里,只因當地人不懂通城話,讓父子倆分離。
棟古被收養一波三折,據他介紹,當時他拿著2元錢出去買喝的,走著走著就不知道路了,被一名好心保安送到了另外一個派出所。
派出所民警問了他很多問題,他講的通城方言,對方一句都聽不懂,后為派出所將他送到了福利院。
期間,他被兩次收養,第一次因養父母家里出了變故,將他又送回了福利院,在福利院,警方為他采了血樣。
后來,第二位養父母趙女士和丈夫在他14歲時將他收養,并培養他讀書,今年不負眾望,考上江蘇一所大學,目前已報到入學。
14日,看到棟古找到了親生父母,他的養母趙女士情緒激動,棟古一直在旁邊安撫,緊緊握著她的手。
棟古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受到養父母的悉心照顧,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孩子,親生父母找到了,他過完中秋便回校讀書,“兩邊都是父母一樣的,到時候找個好工作好好報答兩邊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