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記者可夫、通訊員高觀兵) 荊楚大地是三國古戰場,東吳大將魯肅曾以武昌魚宴請關羽,從此,楚地名菜“武昌魚”譽滿神州,更有“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名句,讓這道菜名揚天下。湖北高品坊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精心研制數十年,近日正式推出無抗、無小刺的“高磧”武昌魚,引爆春日市場。
品嘗:開袋即食的“反差萌”
當傳統蒸魚遇上現代懶人,畫風突變——湖北高品坊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的“開袋即食開屏武昌魚”,讓這道經典菜品秒變“廚房小白救星”,造型美觀,質地細嫩,入口鮮香,驚艷四座。包裝袋上赫然印著:“品一品、嘗一嘗,鮮魚高恒康(商標)”,連老廚師都調侃:“以前做開屏魚得先練三年刀工,現在連魚都學會‘自我展示’了!”
撕開包裝的瞬間,真空鎖鮮技術讓魚肉保持著剛出鍋的濕潤光澤。淋上附贈的調料包,經微波爐加熱,一道“孔雀開屏”便躍然盤中。更絕的是“反差萌”彩蛋——包裝內附贈迷你辣椒圈和蔥絲包等,由食客自由搭配。高鐵驢友感慨:“連切蔥都省了,這是要取締菜刀廠商啊!簡直考慮周全得不要不要的。”有大學生在寢室曬圖配文:“我媽以為我偷偷報了新東方,其實我只是撕了個袋子。”
科技賦能:活魚成就“魚生巔峰”
地處仙桃市干河街道辦事處王老村的湖北高品坊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充分挖掘古時沔陽州魚米之鄉的水產優勢,依靠現代科技發明鮮活武昌魚開邊烹飪機械,日產萬斤,保證湖北傳統名菜武昌魚肉質鮮嫩細膩,口感肥美,采用清蒸烹飪方式,保持魚的原汁原味,且通過科技處理無抗、無小刺,使“高磧”武昌魚躍上“魚生巔峰”,無抗,無小刺,深受消費者喜愛,買得放心、吃得開心、舒心。
企業負責人透露,每一條入選的武昌魚都要經過“選美大賽”:體長40厘米以上、鱗片完整、腹部圓潤的標準武昌魚才有資格進入流水線,成品經機械封裝迅速進入公司冷庫待發運。
傳統開屏武昌魚講究“刀工如繡花”,但工業化生產卻要面對“一天切萬條魚”的極限挑戰。為此,該公司采用自己研發的全自動開屏機,機器臂輕巧一揮,魚背便均勻切出0.7厘米薄片,魚肚皮卻毫發無傷,連老師傅都感嘆:“這刀工,比我相親時打領帶還整齊!”由此,讓武昌魚實現了“鮮活到家”的夢想。
腌制環節更是“科技與狠活”的碰撞。傳統菜譜用料酒、鹽、姜絲手工揉搓,工廠則改用超聲波震蕩腌制機。巨型蒸柜在蒸汽翻涌間,魚肉數分鐘內完成從生到熟的蛻變。擺盤環節,機械手精準抓取魚頭、魚尾和扇形魚片,在流水線上拼出“孔雀開屏”造型。
便利千萬家:武昌魚游向餐桌的“文化漂流”
從詩人筆下的“武昌魚”,到如今全自動的產業鏈,武昌魚游過了詩詞、游進了工廠,最終游向千家萬戶的餐桌。“開屏武昌魚”,不僅是一場味覺革命,更是一出現代版的“魚水之歡”,無論在高鐵上看到拎著密封袋武昌魚的游客,或消費者在超市抓起一袋即食武昌魚時,這條魚,早已不是當年的池中物,而是攪動時代浪潮的“弄潮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