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衛義思
近日,在英山縣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水源地現場,一項旨在涵養保護張家咀水源、凈化水質和空氣環境、防風固堤的涵養林植樹活動即將完工,這是探索社會化資源參與及整合水利部門項目資金建設的生態環保工程。
濕地公園內張家咀水庫,是為英山縣西河五個鄉鎮人民供水的生命之庫。該工程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條件復雜,水源質量受制于流域上游水量、水質等,潛在環境風險較大,運行維護任務艱巨。近年來,對張家咀水庫的監測結果表明,汛期庫內水質受上游洪水影響,階段性呈富營養化趨勢,確保水質安全任務十分艱巨;同時,張家咀庫區及周邊地區生物多樣性水平不高,生態系統穩定性也存在不足。
為了確保水源地的水質,水源地涵養林項目的建設是其中的重要保護措施。目前,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水源地涵養林建設,主要通過水源地防護林營造,提高張家咀水源地整體生態性,涵養水源、改善水質、防風固堤,有利于張家咀水源地系統保護及運行管理。據介紹,今年的涵養林工程建設范圍包括濕地公園內水庫壩頂東端(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陸域范圍15.8畝,壩外荷花池旁退耕還林30畝。在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水庫大壩東端陸域范圍,防護林種植的植物主要以池杉為主,池杉種植面積達10560平方米,約8500棵;壩外荷花池旁耕地種植的植物主要以櫻花、紫金、紅葉石蘭、黃桃為主,其中櫻花種植面積達7800平方米,約310棵。紫金種植面積達5200平方米,約160棵,紅葉石蘭種植面積達3600平方米,,約130棵,黃桃種植面積達3500平方米,約180棵,這些涵養林的種植自今年3月下旬開工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而在水庫大壩西端,目前正在嘗試建設生態護坡并復墾復綠。
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將分期分批建成水源地涵養林,為持續保障水源地水質安全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促進水源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發展,確保水質能長期穩定地達到水質要求,為英山縣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生命線的保障。,在英山縣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水源地現場,一項旨在涵養保護張家咀水源、凈化水質和空氣環境、防風固堤的涵養林植樹活動即將完工,這是探索社會化資源參與及整合水利部門項目資金建設的生態環保工程。
濕地公園內張家咀水庫,是為英山縣西河五個鄉鎮人民供水的生命之庫。該工程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條件復雜,水源質量受制于流域上游水量、水質等,潛在環境風險較大,運行維護任務艱巨。近年來,對張家咀水庫的監測結果表明,汛期庫內水質受上游洪水影響,階段性呈富營養化趨勢,確保水質安全任務十分艱巨;同時,張家咀庫區及周邊地區生物多樣性水平不高,生態系統穩定性也存在不足。
為了確保水源地的水質,水源地涵養林項目的建設是其中的重要保護措施。目前,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水源地涵養林建設,主要通過水源地防護林營造,提高張家咀水源地整體生態性,涵養水源、改善水質、防風固堤,有利于張家咀水源地系統保護及運行管理。據介紹,今年的涵養林工程建設范圍包括濕地公園內水庫壩頂東端(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陸域范圍15.8畝,壩外荷花池旁退耕還林30畝。在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水庫大壩東端陸域范圍,防護林種植的植物主要以池杉為主,池杉種植面積達10560平方米,約8500棵;壩外荷花池旁耕地種植的植物主要以櫻花、紫金、紅葉石蘭、黃桃為主,其中櫻花種植面積達7800平方米,約310棵。紫金種植面積達5200平方米,約160棵,紅葉石蘭種植面積達3600平方米,,約130棵,黃桃種植面積達3500平方米,約180棵,這些涵養林的種植自今年3月下旬開工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而在水庫大壩西端,目前正在嘗試建設生態護坡并復墾復綠。
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將分期分批建成水源地涵養林,為持續保障水源地水質安全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促進水源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發展,確保水質能長期穩定地達到水質要求,為英山縣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生命線的保障。
(編輯:陳斯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