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內蒙古湖北商會凝心聚力、找準定位,積極調整投資方向和發展思路,商會各項工作取得較大成績,被民政部門評為“4A“級社會組織,在內蒙古工商聯組織的商會評選活動中獨占鰲頭,斬獲“五好商會“光榮稱號。
2016年7月15日,內蒙古湖北商會迎來六周年紀念日。商會成員單位代表為此隆重集會,召開內蒙古湖北商會第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大會回顧了六年來商會的發展歷程,在此關鍵節點再次為在蒙楚商匯聚力量,為會員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科學謀劃、共繪藍圖,以期共同攜手譜寫新的華章。
多維度助力會員單位發展
內蒙古湖北商會作為服務在蒙投資創業楚商的一個社會組織,在過去的六年里,為在蒙楚商做了大量服務,各項工作卓有成效。
一方面內蒙古湖北商會大力完善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微信工作群,及時宣傳國家的政策方針、經濟動態,為會員提供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加強與蒙鄂兩地政府部門以及全國各地湖北商會的往來。
今年上半年,接待了多批次湖北各地政府招商考察團,共有50多人次的商會企業家參與了招商座談,為今后項目對接和落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并組織商會企業家出國考察,回鄉調研。一系列的努力,為宣傳楚商企業品牌、擴大楚商的社會影響起到了積極作用。此外,內蒙古湖北商會充分利用自身平臺招商優勢,為會員牽線搭橋,為商會企業融資尋找新途徑,促進了商會企業的長足發展。
在內蒙古湖北商會,走訪會員單位活動一直被當做商會最基礎的工作,堅持不懈,年年開展。通過走訪,商會負責人深入會員企業,了解生產經營情況,傾聽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交流討論企業發展戰略和前景,廣泛聽取會員企業意見建議。同時,隨行的商會法律顧問也會就會員單位遇到的司法問題現場解答和處理。
據了解,在商會成立以來的六年中,內蒙古湖北商會先后走訪會員400余人次。僅以今年商會的走訪活動統計, 4位會員企業遇到的司法問題得到隨行律師現場解答。
維權及與之相關的服務是商會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內蒙古湖北商會為此先后與仁瑞律師事務所、則維律師事務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聘請資深律師作為商會會員單位維權的常年法律顧問。會員企業一旦遇到訴訟及涉法案件,商會及時聽取律師團的法律建議,并利用商會資源為會員提供法律支援,另一方面商會做好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工作協調,為會員提供幫助,有效地提高了會員的維權效果。
今年以來,內蒙古湖北商會先后為會員單位提供法律咨詢80人次,受理維權案例12起,為會員追回欠款70多萬元。
致富思源 回饋社會
在助力會員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內蒙古湖北商會積極引導會員致富思源、回饋社會,主動為政府分憂、幫社會解難,多項公益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為推動社會公益,內蒙古湖北商會成立了“楚商情“公益基金。從2012年開始,先后從商會內部籌集善款38萬元,連續5年共8次向高校貧困大學生伸出援手,連續4年每年用卡車裝載大量生活物資,走進軍營慰問廣大官兵。
此外,組織會員和湖北籍在內蒙古讀書的高校學生義務植樹,也已成為內蒙古湖北商會每年常規活動之一。商會為此專門購置了植樹工具,并在植樹基地打了深水井,為保障樹苗成活并茁壯成長,還雇用了專職人員對種植樹苗進行日常養護。用心養護換來的是樹苗90%以上的成活率,內蒙古湖北商會義務植樹基地,上萬顆樹木已經深深地根植在巍巍大青山上,曾經的荒山如今已是郁郁蔥蔥。
楚商在內蒙古的經濟建設中大有作為
在內蒙古湖北商會第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上,內蒙古人大原副主任、全國內蒙古商會聯席會會長陳瑞清表示:“內蒙古有上千名楚商企業家,多年來,在內蒙古投資了上千億元,每年創造500億左右的產值,為內蒙古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內蒙古湖北商會經過六年的發展,已成為內蒙古楚商的家園、內蒙古楚商業務交流發展的橋梁和紐帶,也成為了內蒙古楚商的發展基地和平臺,讓在內蒙古創業的湖北籍企業家們抱團發展、抱團取暖?!?/span>
結合內蒙古的市場特點,陳瑞清給廣大楚商提出了發展建議和方向,他指出內蒙古是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發展綠色農牧業有著其他省區無法比擬的優勢。此外內蒙古和一些省區形成了黃金旅游線路,與其他省市旅游產品有機互補,內蒙古發展體現草原特色、邊疆特色的旅游度假基地有著良好的前景。而且,內蒙古健康產業前景良好,特別是內蒙古民族蒙藥的開發應用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另外,內蒙古的呼和浩特、烏蘭察布等市都建立了云計算基地,有著海量的信息資源,互聯網+將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立足內蒙古,楚商只要實時做好轉型發展,找準發展定位,一定會在內蒙古改革發展的過程中有更大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