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一輪政府職能轉變中,將宜于行業協會、商會承接的政府事務性、輔助性職能,轉移給行業協會商會,以擴展其發展空間,更好地發揮作用。”日前,哈爾濱市工商聯副主席、哈爾濱東盛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忠凱就行業協會商會建設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張忠凱說,行業協會和商會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發揮的作用也不相同,隨著政治經濟改革的深入,行業協會和商會在社會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限期實現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真正脫鉤,“為推進行業協會商會建設,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商會協會發展有瓶頸張忠凱經過調研發現,目前,哈爾濱市行業協會、商會發展水平還有很大空間待提高。“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僅有130家,而且由于政府轉變職能不到位,導致很多行業協會、商會難于發揮作用,這是制約當下行業協會、商會發展的重要原因。”
張忠凱說,當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行業協會、商會的法律定位不準確,扶持不到位是主要問題。“但就哈爾濱市而言,一些職能部門沒有把行業協會商會作為社會組織來定位,而是把有政府背景的行業協會當成本部門的下屬機構;對其他沒有政府背景的民間商會,則重審批、輕管理、少扶持,也未出臺任何優惠政策給予鼓勵和扶持。”張忠凱說自己對此是深有體會。據了解,東盛公司本身是中國有色工業協會和中國有色加工協會的理事,幾年來,雖然這兩家協會的作用不斷得到加強,然而與國內其他協會、商會一樣,話語權不夠,地位不高,政府和協會商會脫節,政府決策輕視行業商會和協會意見的現象卻十分普遍。
另外,制約行業協會、商會發展的原因還體現在缺少話語權上。張忠凱認為,政府主管部門在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出臺相關政策、標準時很少征詢行業協會商會意見,致使行業協會商會在行業自律、行業規劃、行業標準和行業管理等方面無話語權,導致其權威性喪失,影響力下降。
同時,行業協會、商會自身建設滯后,也成為全社會行業協會、商會發育水平低的原因。張忠凱調查發現,一些行業協會商會機構設置簡單,人員結構老化,專業性不強;規模小,會員覆蓋面窄,代表性不強;工作制度不健全,內部運行不規范,地位作用得不到同行和社會認可等,制約了行業協會商會的健康發展。
政策環境是關鍵張忠凱認為,加強行業協會、商會建設,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放權給權;另一方面,也需要行業協會商會自身加強自律,發揮作用,有所作為。
加大政策扶持,被張忠凱看成是解決當下行業協會、商會發育程度不高的首要條件。張忠凱認為,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和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各級黨委、地方政府應該盡快出臺符合當地實際、具有前瞻性的推進行業協會商會發展的具體辦法和落實措施。目前,廣州、深圳等地政府已相繼建立行業協會商會發展專項基金,用于對行業協會商會的財政扶持。前不久,他在哈爾濱政協會上建議,市委、市政府也成立相應的扶持基金,重點扶持行業協會商會發展。“要理清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的關系,將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部門真正分離出來,進一步確立行業協會商會的法人地位,切實發揮好行業協會商會在行業規范管理中的主導作用。”
僅有政策還不夠,政府要切實放權,才能不斷增強行業協會商會發展活力。張忠凱認為,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加大購買社會服務的力度,將事務性、輔助性職能權力下放給行業協會商會,把能夠通過社會服務完成的管理和服務職能委托或賦予給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增強其履職能力,不斷提升行業協會商會的發展活力。要充分依靠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在制定行業發展規劃等相關政策時,要主動征詢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出臺行業規范和標準,要以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為依據;要允許行業協會商會對本行業不達標或違規失信企業進行禁止市場準入和責令退出市場處理,以樹立行業協會商會在本行業中的權威。
“這方面,我們國家是有深刻教訓的。”張忠凱說,前幾年,政府部門就有色金屬行業出口退稅的問題,曾經幾經波折,在決定降低甚至取消鋁合金行業的出口退稅時,聽取行業商會和協會的意見不夠,突然的大量減少甚至停止退稅政策的推出,導致一大批企業虧損甚至倒閉,雖然兩年后恢復了出口退稅情況有所好轉,但仍造成整個行業的很大損失。“政府決策中應當更多的聽取從業者的意見,參考行業商會和協會的建議。”
除此之外,張忠凱認為,全社會都要形成共識,注重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主導作用,才能做大做強行業協會商會組織。“行業協會商會要主動承接政府下放的職能,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協助政府做好服務和管理工作。”張忠凱說,行業協會、商會要進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加強行業自律,拓展服務職能,在規范行業管理、促進行業發展方面積極發揮主導作用,逐步做大做強以市場為導向,以行業發展為目標,以服務和管理為載體的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引導本行業健康發展。
自身建設是核心張忠凱認為,加強行業協會、商會建設,核心在于行業協會、商會自身加強自律,發揮作用,有所作為。
僅有外力是不夠的,加強行業協會、商會自身建設,才是根本所在,張忠凱認為,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培育和發展現代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充分發揮工商聯在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和行業商會業務主管的職能作用,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進入行業協會商會任職、發揮積極作用,不斷增強會員的覆蓋面和行業協會商會的影響力。
“行業協會、商會隊伍建設要拿上日程,進一步改善人員素質結構,把專業性強、經驗豐富、年輕有為、熱愛協會商會工作的人員充實到各個行業協會商會,不斷改進行業協會商會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引領行業協會商會健康發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