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日本仙臺3月11日電 通訊:大地震8年后,日本東北災區仍復興艱難
新華社記者華義 馬曹冉
8年前的今天,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并引發特大海嘯,共造成約1.6萬人遇難,2533人失蹤。8年過去,盡管大部分受災地區重建了基礎設施,但仍有數千人生活在臨時住宅里,受核事故影響的福島人仍飄零在外……災區重建復興之路依然艱難。
在宮城縣沿海災區,海嘯沖擊后的場面早已不見。記者看到,沿海的土地已經被平整,到處可見正在施工中的防波堤和道路工程,很多新修的道路汽車導航尚無法識別……
在宮城縣有名的漁港女川町,海灣風平浪靜,還能看到大片的養殖浮標,海岸邊的鐵路線也跑起了小火車。海灣前,政府辦公樓、車站、商業區等都修整一新,災后公營住宅也已全部建成。
不過,嶄新的道路和設施抹不平災難帶來的悲痛記憶。在“3·11”大地震和海嘯中,女川町約8000名居民中有900多人死亡或失蹤,是居民死亡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11日下午,當地一個體育館里舉行了“東日本大震災女川町追悼儀式”。當時鐘指針指向14時46分——當年地震發生的時刻時,現場幾百人集體起立,為死難者默哀。宮城縣知事村井嘉浩在現場致辭說,8年前的今天,海嘯給女川町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很多人失去親人,至今依然感到萬分悲痛。
大地震過去8年了,東北三縣有超過5萬人仍在避難,其中約3000人還生活在臨時住所中。
沙沙的雨聲里,宮城縣石卷市的一個臨時住宅小區里,一片靜謐。由于大部分人已經搬離這里,小區幾乎看不到有人生活的痕跡。
小區管理事務所的工作人員岸野告訴記者,這是石卷市最大的一個安置區。很多其他安置點的居民逐漸被集中到此居住,目前這里僅有17戶人居住,基本都是老年人。到今年3月底,這個臨時住宅小區也將關閉,最后的少數災民只能向政府申請類似廉租房的公營住宅居住。
相對于宮城縣、巖手縣等嚴重受災地區,福島縣受災死亡人數并非最多,但“3·11”大地震對這里的影響卻極為深遠。因為福島核事故,很多人再也不能回到故鄉。日本政府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仍有約13%的日本人在購買食品時,會在意其是否產自福島。
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約10公里的富岡町已解除了禁令,但原來1萬多人口的富岡町,僅有800多人返鄉,且多是老年人。返回家園后,他們日常還面臨著出行、購物、就醫等種種困難,原有的社會關系也趨于解體。
種植花卉出售,重新養殖奶牛……不少福島居民也在努力振作,重新生活。在沿途荒廢的農田上,還可以看到大片的太陽能電池板,這是一些公司租下不再種植農作物的農田后建起的太陽能發電設施。
為了復興,解禁地區的政府仍在努力吸引更多家庭回歸,并在育兒和教育上提供一些優惠措施。然而,出于對核污染的擔憂,很多福島人遲遲難下決心回歸。故鄉,對于絕大多數搬離福島的人來說,仍很遙遠……
(責編:馬昌、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