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日,中國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那天,我正好在北京,感受到十分熱烈的兩會氛圍。我相信,這場年度盛會將繼續為中國的發展提供動力,向世界展示中國經濟社會民生等領域的總體狀況與發展前景。
我第一次去中國是在1984年。那時候,北京街道上的汽車還很少,到處都是自行車,人們的穿著打扮也比較單一。盡管當時比較落后,但是我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古國,中華民族創造了富有生命力的燦爛文化。中國發展道路立足國情,堅持優秀的中華文化傳統,借鑒外來優秀文明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一定會讓中國這一古老的國度煥發勃勃生機。
作為一名商人,中國市場的變化讓我尤為欣喜。上世紀80年代,已有一些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設廠,但還有更多企業在觀望,他們擔心自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護。一直以來,許多日本企業都期待中國能夠出臺一部專門保障外商投資的法律。令人非常高興的是,今年兩會將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這將顯著提升中國投資環境的開放度、透明度和可預期性,有利于包括日本企業在內的外商在中國更好地開展業務,彰顯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
在過去30多年里,我240余次到訪中國,深切感受到中國國土面積之廣、地區差異之多、國家治理難度之大。因此,每年兩會期間,來自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的代表委員齊聚一堂、共商國是,既必要又高效,彰顯了獨特的制度優勢。
日中兩國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日中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為兩國務實合作開辟了新路徑,這不僅對兩國有利,也會給周邊國家及合作的第三方帶來機遇,為促進本地區繁榮和世界經濟穩定作出新貢獻。我希望日中兩國能夠進一步加強第三方市場合作,期待在今年兩會上能有關于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更多建議。
我期待此次兩會能夠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發展新理念、新方向的重要平臺,也相信兩會能夠為世界發展帶來更多活力,提供更多中國思路。
(作者為日本財團理事長,本報記者劉軍國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10日 03 版)
(責編:岳弘彬、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