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25日,武漢冬寒天陰云。湖北浠水“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服務鄉村振興”專家論壇暨“新產品技術發布會”在浠水成功召開,本次論壇由湖北省肥料應用協會、武漢合緣綠色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出席論壇嘉賓有來自: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鄧子新,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和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湖北省科技廳、武漢市科技局、湖北省植物保護總站的領導代表,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科院、北方民族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多位知名院校教授、專家。本次論壇主題是:“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服務鄉村振興”。
上午在論壇開幕前,中國漁業協會副會長、湖北省肥料應用協會理事長、全國微生物肥料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武漢合緣綠色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維烈引導各位院士、領導、專家一行人參觀了公司實驗室、生產車間并致詞。隨后,浠水縣委常委、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區管委會主任楊嘉國、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管理辦公室黨委書記、常務副主任錢德平致詞。
在“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上,合緣公司發布了土壤生物修復菌劑、微生物飼料添加劑和微生物水質改良劑三種新產品。產品研發人、北方民族大學教授楊國平博士著重分析了,農業在生產過程中大范圍地使用化學藥劑,導致土壤環境變得十分貧瘠,重金屬殘留、酸化堿化問題十分嚴重,土壤生物修復菌劑通過微生物生命活動可以完成土壤修復等問題;產品研發人、華中農業大學梁運祥教授,針對“微生物飼料添加劑是采用有益微生物經發酵制成的生物制劑”,是“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用于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養菌群及其代謝產物,可調整畜、禽體內的微生態失調,保持微生態平衡。是激發動物自身有益菌種繁殖增長,同時抵制有害菌系生長的微生物制品作了詳細說明;產品研發人、湖北大學江正兵教授介紹了,由于水產品在養殖過程中,殘餌、糞便量大, 水質易惡化,微生物水質改良劑能將水體中的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轉變為有益物質,從而改良水質,促進水產品生長、增產增收的重要因素。
會中,陳煥春院士重點推介了,農業廢棄物利用的重要意義,以及產業面臨的問題和如何引導鄉村振興產業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和獨到見解。陳煥春院士認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而畜牧業品類多、規模大、鏈條長,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性、支撐性產業,且與農村生態環境密切相關。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對助力鄉村振興有著重要意義,我國農村產業振興的最大短板、最大空間都在畜牧業。目前,我國的農業總產值10萬多億元,養殖業產值3.3萬億元,占比約為30%。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畜禽養殖業總產值占比都在50%以上,少數達到80%,世界平均水平達到37.2%,及開發微生物飼料添加劑極具前瞻性的觀點分析。
鄧子新院士認為:目前很多動植物的病原均需要利用微生物研發治療,目前全球使用的抗癌藥物中約50%直接或者間接來自微生物,未來科研單位將會研發出更多的微生物新產品,造福農業產業,造福社會。
曹文宣院士表示:湖北省是千湖之省,水資源及其豐富,水產養殖業發達,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對水資源的污染和破環也越來越嚴重,長江漁業資源正在逐漸衰退,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隨著工業污水的排放和養殖廢水的增加,導致天然捕撈產量急劇下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度也在加快,而微生物水質改良劑,能夠有效的解決在養殖過程中造成的水體污染問題。曹文宣院士號召與會院士專家學者圍繞生物肥料、生物菌劑等技術創新發展方向,推動更多的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到農業生產當中。
獲悉,早在2016年3月,湖北省就在武漢光谷生物城成立了農業微生物領域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陳文新、鄧子新受聘為合緣生物院士專家工作站駐站院士。
據了解,微生物產品可有效調節土壤酸堿度,大幅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從而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的安全。目前,農業廢棄物如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以及林業果樹枝條均可以通過使用“微生態制劑”,將其轉化為生物有機肥料、食用菌培養基,不僅變廢為寶,改善水土生態環境,還可以為種養殖農戶增收,服務鄉村振興。
本次浠水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服務鄉村振興論壇,暨新產品發布會圓滿落幕。希望在鄉村未來的發展道路建設中,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能投入到一線中,為我們的鄉村振興添磚加瓦,為我們的鄉村建設出謀劃策,為我們的鄉村經濟繁榮來描繪藍圖,愿美麗的鄉村世界得到更多社會人士的關注!
(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