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新聞
今天,深圳迎來第“10+1”區!
2018-12-18 08:45:10   來源:人民網

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式揭牌。

深汕特別合作區區位圖。

  12月16日,深圳迎來了第“10+1”區——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式揭牌。

  此次揭牌是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后的標志性事件。同時也意味著,合作區將不再由深圳、汕尾兩市共管,而是轉由深圳全面主導。

  合作區將以深圳市一個經濟功能區的標準和要求,進行頂層設計、資源配置、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充分實現廣東省委省政府對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和目標。

  以深圳經濟功能區標準規劃

  深圳市中心向東100公里,有一片“飛地”,包含汕尾市海豐縣鵝埠、小漠、鲘門、赤石四鎮,總面積468.3平方公里。這片“飛地”的可建設用地14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0.9公里,常住人口為7.65萬人。

  2011年5月21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將“中共深汕特別合作區工作委員會”“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牌子授予深圳、汕尾兩市,合作區正式運作。

  作為全國首個省級特別合作區,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建設并無先例可循,從一開始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同時,合作區所在區域的工業基礎幾乎為零,市政配套基礎薄弱,建設難度可想而知。成立之初,由于規劃未明確、體制機制尚未完全理順,這塊跨市合作之地的建設之路曾經歷波折。

  2017年9月,廣東省委、省政府下發《關于深汕特別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方案的批復》,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由此開啟。本次揭牌,意味著合作區建設,進入了由深圳全面負責管理的新階段。

  此前,合作區黨工委、管委會為省委、省政府派出機構,享有地級市一級管理權限,委托深圳、汕尾兩市管理,深圳市主導經濟管理和建設,汕尾市負責征地拆遷和社會事務。也就是說,此前合作區是深圳、汕尾兩市共管,而今后合作區的經濟社會事務將由深圳全面主導,合作區成為深圳第“10+1”區。

   “我們將以‘創新引領發展、實干再造新城’為發展理念,以‘總部+基地、研發+生產’為發展模式,以‘規劃引領、基礎先行、平臺帶動、產城融合’為發展思路,努力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門戶、粵東沿海經濟帶新中心、深圳市自主創新拓展區、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新城。”合作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創新區域合作模式探路

  全國各地合作建立的飛地園區眾多,深汕特別合作區有哪些獨特的優勢?

  從區位上來說,合作區地處珠三角核心區和沿海經濟帶的連接點,區位獨特、交通便利、空間廣闊、生態優美,是珠三角通往粵東的橋頭堡,深港向東拓展輻射的戰略支點。

  隨著合作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廣州、深圳交通、基礎設施等各方面配套更加完善,合作區將進一步接受大灣區的產業輻射,尤其是有效對接深圳的產業溢出,形成合作區與大灣區尤其是與深圳產業和城市建設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加快實現跨越式、跳躍式新發展。

  同時,合作區生態適宜,是廣東省生態最優的區域之一。PM2.5空氣質量常年保持優良水平,環境優美。轄區內有50.9公里濱海岸線,13公里優質、連續的沙灘和海濱浴場,赤石河上游、明熱河、南門河達到II-III類水質。

  合作區歷史悠久,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提出,在這里建設南方大港和重要商埠。宋代名相文天祥、抗倭名將俞大猷、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此留下了足跡。這里還有紅四師紀念館、大安峒革命烈士紀念墓園、彭湃宣傳革命舊址、東縱六支戰斗遺址等眾多紅色遺跡。合作區內原籍居民有客家、潮汕、疍家、畬族等族群,文化多彩斑斕。

  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既有國家大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時代要求,也有廣東創新區域合作模式的全新謀劃,又值廣東實施“提升珠三角,帶動東西北”戰略的歷史契機。因此,合作區設立伊始便擔負著更大的使命——通過特區帶老區、財富帶資源、經驗帶空間的組合,為全省乃至全國的區域協調發展打開新局面,為創新區域合作模式探路。

  向發展迅猛的產業新城轉變

  2018年,深汕特別合作區預計全年生產總值完成51.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8億元。

  經過7年建設,合作區已從汕尾最為偏遠、最為落后的區域之一,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產業初具規模、城市配套持續提升、各項事業迅猛發展的日新月異的全新產業新城和濱海新區。

  “以深汕特別合作區為樞紐,未來去廣州、深圳都只需數十分鐘。”合作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合作區共規劃建設道路71條,道路總長約251公里,總投資約502億元。與此同時,時速350公里的深汕高鐵、深汕第二高速等一批項目也在規劃建設中。未來,深汕特別合作區與深圳、廣州將分別形成半小時及一小時經濟圈。

  產業的強弱無疑關系著這座城的興衰。為此,深汕特別合作區堅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并且努力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和特色,著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智能裝備、海洋產業、生命健康等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著力引進新能源汽車動力裝備制造、機器人、人工智能系統、高端醫療、健康管理等細分產業。

  在配套設施方面,12月4日,深汕特別合作區首批2500套保障性住房開建,建成后將滿足近萬人的居住需求,第一個人才安居社區三年內將全面建成。

  與此同時,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深汕學校選址已確定,深圳市政府已立項2.8億元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寄宿制高中,推動規劃建設兩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深汕特別合作區與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簽訂共建深汕門診部框架協議,2019年1月實現運營。

  此外,深圳大學方面表示,將把雙方合作的深汕醫院打造成為高水平智慧型濱海最美醫院。在深圳市衛生計生委和醫管中心的支持下,當地已規劃設計市屬公立三甲醫院,確定醫院選址,劃定了紅線圖。

(責編:陳育柱、王星)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观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 视频在线欧美十亚洲曰本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