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網訊(通訊員/王娟娟 謝良科)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青年大學生踐行“勤學 修德 明辨 篤實”的要求,為此,2018年7月8日武漢紡織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苦干精神”暑期社會實踐團抵達武漢新洲開展了以發展循環經濟,守住綠水青山--探索在美麗中國政策下武漢市城市礦山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為主題的暑期社會調研,尋找如何更好地發展城市礦山的方法,為政府及企業進一步發展城市礦山提供建議。
所謂“城市礦山”是指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地區人們稱那些富含鋰、鈦、黃金、銦、銀、銻、鈷、鈀等稀貴金屬的廢舊家電、電子垃圾為“城(都)市礦山”。調查顯示,經過工業革命300年的掠奪式開采,全球80%以上可工業化利用的礦產資源,已從地下轉移到地上,并以“垃圾”的形態堆積在我們周圍,總量高達數千億噸,并還在以每年100億噸的數量增加。我國也已經有一批具備了作為“城市礦山”加以開發利用的大中城市。所以我國發展城市礦山,從近期和長遠來看,不僅對開發者有利可圖,對國家資源供應和安全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為確保調研的順利,社會實踐隊出發之前與專業、理論及帶隊老師進行深度訪談,得到老師們的專業、理論及具體操作指導,明確調研任務。
出發前的動員
七月八日上午,實踐團成員正式出發前往調研的第一站—位于武漢市光谷生物城園區內的二妃山綠道,這兒曾經是臭氣彌漫的垃圾填埋場,現在經過山體修復后,重新恢復了綠色怡人的美景,接著實踐團來到了二妃山垃圾滲濾液處理廠。實踐團在李明副院長帶領下,行走于泥濘之路,聽聞著垃圾處理之法,目光所及還未處理的荒地,感觸頗深,宛如沉重的使命感涌上心頭。此處的荒涼與旁邊二妃山綠道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讓實踐團明白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是每個人都要重視的大事。
然后實踐團來到了第二個調研的地點-武漢鼓架再生資源交易市場。這里全都是各類廢物回收的集散小商戶,這里隨處可見易拉罐瓶,鋁合金門窗,碎鋼鐵片等均被打包壓縮成一個個方方塊塊。雖然這里的運營并沒有達到十分的規范,但是他們為資源回收再利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七月九號,實踐團來到了世界領先的廢物處理產業集團-格林美武漢城市礦產循環產業園,工作人員帶實踐團參觀了城市礦山博物館以及各拆解線廠區,在這里實踐團看到了各種電子廢棄物的拆解過程,看到了各種循環模式,看到了歷史的沿革,上午的參觀讓實踐團了解到了格林美企業的發展歷程,了解到了當前開采城市礦山取得的成就以及在開采城市礦山所遇到的困難,明白了城市礦山這一理念是好幾代人努力后的產物,深刻地感受到城市礦山的開發價值,接著,為進一步探索“美麗中國”和“城市礦山”概念的普及程度,實踐團對格林美內部員工進行了問卷調查,在問卷調查時,員工們還說到:“習總書記曾囑托‘把垃圾資源化,化腐朽為神奇’,為響應習總書記囑咐,發展城市礦山,我們將繼續努力。”
七月十日和七月十一號,實踐團來到了武漢新洲倉埠街道,探訪畢鋪村和馬鞍村,實踐團首先來到了兩個村子的村委會,村支書給實踐團隊詳細介紹了村子近幾年年發展情況,在“美麗中國”政策下村莊所做的舉措以及未來的設想以及發展城市礦山企業格林美對村莊的環境和經濟的影響,并且村支書強調,響應“美麗”中國政策,努力建設美麗鄉村,是一件重要的大事。之后實踐團隊通過調查問卷及實地走訪的形式對村民對“美麗中國”“城市礦山”概念的普及程度進行了調研,并實地向部分村民普及了美麗中國政策和綠色發展理念。
七月十二日,實踐團來到了武漢新洲環境保護局,環境保護局劉主任以及監測站靖站長同實踐團隊進行深切交談,詳細的介紹了新洲近幾年的環境情況以及監測站對格林美監測情況,劉主任表示近年來經過不懈努力,新洲區環境污染情況得到了改善,并親切的囑咐實踐團:“我們要堅定環境保護的信念,思想上對環境保護有一定的認識,要有所作為,從點滴做起,樹立保護環境的決心,傳播保護環境的思想”實踐團收獲滿滿,內心很有感悟,對保護環境的決心更加堅定。
在我國“美麗中國”政策的號召下,城市礦山的開采與發展為武漢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尋求礦物資源指出了一條新路。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社會實踐團隊通過對武漢新洲的調研與探訪,深刻地體會到城市礦山的開采價值,也給團隊未來在資源循環開發等方面帶來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