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黃秀列)11月8日,歷時三個月的全球選拔,黃鶴杯·創天下谷—中國光谷3551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在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決出了全球總冠軍,項目落地后,將獲得高達100萬的巨額獎金。這是中國光谷本年度規模最大、智力最集中、影響范圍最廣、創新創業氛圍最濃厚的人才盛會。
本次大賽由武漢市招才局和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在武漢市委組織部、武漢市科技局、武漢市人社局、共青團武漢市委指導下,共同舉辦,8月17日在北京正式啟動,覆蓋歐洲、美國、北京、深圳、上海、杭州、武漢等多個國內外雙創活躍城市,影響超過20萬創新創業人才,吸引了1598家企業和團隊報名參賽,相較去年同比增長200%,創歷史新高。一、光谷百萬重金引才 ,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齊聚一堂
此次大賽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在項目落地高新區后最高可獲得100萬現金獎勵,并為所有晉級決賽的項目免費提供知名創業導師(企業家導師)一對一項目輔導,所有晉級決賽的項目可獲得創業政策、創業融資、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免費創業培訓。
據了解,參賽團隊中不乏來自全球各地的頂尖級人才,有來自哈佛、斯坦福、劍橋、牛津、帝國理工等世界頂尖學府的創業團隊、有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院士、有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還有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其中博士153名、碩士487名、本科畢業生872名、海外背景留學生及創業者593名、大學生創業團隊327家,吸引了來自世界頂尖學府的創業團隊高達400多個,超過100名創投專家參與大賽評審,實現創業投資總額超過20億元,在全球各地刮起了一場席卷海內外的光谷雙創風。
其中,4個院士團隊項目晉級本月7日的半決賽。歐洲賽區的“無機富勒烯”和“PM2.5激光檢測系統”兩個項目技術負責人分別為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航空航天協會院士;美國賽區的“云端微球二維流式芯片”項目創始團隊成員中有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和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北京賽區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全利用”項目則由中國工程院繆昌文院士領銜。
登上總決賽舞臺上的8個科技創新項目,歷經全球海選、賽區選拔、半決賽,一路過關斬將,歷時近三個月“征戰”,最終匯聚中國光谷挑戰百萬獎金爭奪戰賽。
在科技與智慧的碰撞中,最終,憑借精彩出色的表現,“新一代機器視覺及人工智能繞障識別系統”項目團隊從全球1598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大賽一等獎,摘得100萬現金大獎。此外,“用于3D成像的飛行時間傳感器芯片”、“細顆粒物團聚強化除塵技術”獲二等獎,“云端微球二維流式芯片、Transreport(樂乘)、繞機檢測機器人、ONO 3D 、全球首款半側顏面短小綜合征(CFM)產前檢測試劑盒研發及產業化”獲三等獎,“文君大數據營銷平臺”在全球網絡投票中獲得最佳人氣獎。
二、入選國家人社部“赤子計劃” ,海外引才效果明顯
在今日總決賽舞臺上,有三支隊伍來自海外,他們是美國賽區晉級項目云端微球二維流式芯片、ONO 3D,英國賽區晉級項目Transreport(樂乘)。
此次大賽專門設置了歐洲賽區與美國賽區,在各地華人華僑、創新創業人士、團隊合作機構、參賽項目創業者等群體引起了熱烈的反響,海外賽區報名熱烈。除了懷揣報國之心積極參賽的華人外,許多純外籍人才也踴躍報名,甚至為了落地光谷提前學習漢語。
鑒于鑒于大賽對全國創新創業活動的深刻影響和對歐美留學人員群體的有力穿透,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大賽列入人社部2017年“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簡稱“赤子計劃”)重點支持項目。
東湖高新區積極推進全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在11個海外人才“聯絡站”的基礎上,在倫敦建立 “中國光谷3551海外人才基地”,在硅谷設立光谷創新中心,實施光谷瞪羚企業海外游學計劃,在硅谷、倫敦等地設立離岸創新中心以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為導向,集中優勢資源,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重點,構建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體系,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和支持持續加碼,對于新引進的3551優秀人才,給予最高2300萬資金支持,世界頂尖科學家和世界級領軍人才落戶高新區,一事一議,最高可獲1億元支持。東湖高新區也以此次大賽為契機,積極走出去、引進來,不斷聚攬天下英才,建設世界級創新創業中心。
三、匯聚全球人才資源 ,東湖高新區不斷提升引才力度
2016年5月,李克強總理考察高新區時指出,希望東湖高新區不僅做中國光谷,更要做吸引天下英才的“天下谷”。近年來,武漢的創新探索和發展在全國影響廣泛,位列中國“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發展兩個國家戰略的交匯點,是中部崛起的支點城市。東湖高新區作為我國第二個自主創新示范區,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歷史進程中,一直發揮著示范帶動作用。光谷,中國著名的創新高地,一直以來堅持不懈地打造最優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以“敢為天下先,敢為天下強”的精神,以“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以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強化政府服務職能和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為主要抓手,全力建設最優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東湖高新區作為承載各項國家重大戰略的重點區域,正圍繞建設“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創業中心”的目標,深入實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雙自聯動”、創新和開放“雙輪驅動”戰略,全力推動“五谷”即“光谷、藥谷、智谷、金谷、才谷”建設。
當前的光谷,經濟始終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2016年企業總收入達11367億元,已形成以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和高技術服務業等五大主導產業,集成電路與半導體顯示、新網絡經濟等兩大新興產業為主的“5+2”產業格局,形成了光谷生物城、未來科技城、東湖綜合保稅區等8個產業集聚園區。
東湖高新區作為中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始終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協同推進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與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常態化運作3551光谷人才計劃。特別是今年以來,相繼出臺“政務十條”“招商十條”“開放十條”“新黃金十條”等政策,緊緊圍繞“才谷”建設,努力打造國際人才自由港,出臺“大學生政策十條”,改革外籍人才居留、落戶等制度,為海外人才營造與國際接軌的工作生活環境。
經過近30年的快速發展,東湖高新區現在已經成為國際高端人才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舞臺。今年以來,已經有6名包括諾獎獲得者在內的頂尖級人才牽手光谷,已經有392名國家“千人計劃”,164名湖北省“百人計劃”,86名武漢市“城市合伙人”,1477名(團隊)“3551光谷人才計劃”扎根光谷,海內外5000多個高層次人才團隊,近萬名博士匯聚光谷創新創業。越來越多的重大項目布局光谷,越來越多的重點企業落戶光谷,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回流光谷。
據大賽主辦方介紹,本次大賽設置了科技項目展示、政策宣講、眾創游等活動,真正體現了大賽的持續化,以大賽為契機,進而為創業者提供融資、培訓、對接、展示等服務內容,幫助參賽者了解武漢、了解光谷,從而扎根光谷,在光谷茁壯成長。
活動現場特邀百度副總裁、百度風投CEO劉維,第十三批國家“千人計劃”創業人才、“3551光谷人才計劃”代表解明,為參賽者們加油打氣。
會后,現場投資人代表紛紛向全球八強創業團隊主動拋出“橄欖枝”,期待后續更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此次大賽成功地聚焦了國際創新創業界特別是高端人才的目光,譬如一個橋梁,將吸引更多的具有全球視野的創新創業人才選擇武漢、扎根光谷。
八強名單:
1、新一代機器視覺及人工智能繞障識別系統
2、云端微球二維流式芯片
3、全球首款半側顏面短小綜合征(CFM)產前檢測試劑盒
4、用于3D成像的飛行時間傳感器芯片
5、Transreport(樂乘)
6、繞機檢測機器人
7、ONO 3D
8、細顆粒物團聚強化除塵技術
(編輯:蔡亮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