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省財政廳曬出全省2016“賬本”:去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98+”特大洪澇災害,省財政著力統籌盤活資金,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全力兜牢兜實民生事業這張“保障網”,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5%左右。
財力下沉基層保民生
民生保障的重點和難點在基層。省財政堅持“困難上移、財力下移、照顧基層”的思路,不斷調整和完善省管縣市財政管理體制,加大轉移支付補助力度,增強市縣基本財力保障能力。
在轉移支付上做加法。2013年至2016年,省級財政每年安排市州本級財力性轉移支付20億元,每年新增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獎勵補助20億元以上,省對市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年均增長18.6%。
在支出負擔上做減法。省財政全額負擔了近兩年市縣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調整的增支。2016年省對縣(市、區)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支出轉移支付超過800億元,緩解基層財政支出壓力。
在體制上做乘法。將原體制規定的省級共享稅收收入全部下劃到市縣,建立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調動基層發展經濟、開辟財源的積極性。
突出重點領域保民生
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緊扣“精準脫貧、不落一人”目標,推動縣級統籌使用各類財政資金,集中用于精準扶貧。2016年,省財政統籌落實項目資金33億元,安排易地扶貧搬遷債券資金97.5億元。
創新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支持方式。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市縣19.37萬套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項目下達資金48.88億元。
全面落實社會保險政策。籌措資金保障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十二連提”。
加快恢復重建保民生
2016年,全省遭受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洪澇災害,財政部門把災后恢復重建作為最大的民生之一給予保障。
建立資金應急保障機制,先后6次緊急調度資金5億元,省級累計籌措資金116.9億元,支持各地災后恢復重建。支持縣市按照“三統籌一下放”原則,加大資金統籌使用力度,全省縣市可統籌用于災后恢復重建的資金達698億元。
通過收回省級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新增安排救災財力補助,用于支持市縣恢復重建;指導和督促各市縣統籌歷年項目結轉資金、中央和省級建設資金、新增政府債券以及省級新增財力補助,用于恢復重建的重點項目;按照“管總量不管結構、管任務不管項目、管監督不管實施”的原則,實行資金、項目、管理、責任、招投標“五到縣”,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保障項目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