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2月1日起,銀行ATM機轉賬多了一劑“后悔藥”,電信網絡詐騙手段會有哪些變化?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工作人員昨日介紹,騙子誘騙受害人通過銀行自助服務機實行卡對卡轉賬明顯減少,繼而變為通過網銀,或者現金無卡存款方式行騙。
騙術升級轉賬改無卡存款
12月12日,武昌的王女士接到自稱是上海移動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稱有一張以王女士身份證辦理的手機卡,發送短信詐騙數額巨大。王女士當即表示不可能,對方提醒王女士報警,并將電話轉至“上海嘉定公安局刑偵隊”,“馮進”警官稱王女士涉嫌經濟犯罪詐騙案230多萬,案件由“冷陽”檢察官負責,隨即電話轉給了“冷陽”。“冷陽”通過短信發來一個網址,王女士點開是張通緝令,被通緝的正是王女士。“這是機密,看完之后要馬上刪掉。”“冷陽”叮囑王女士,看完短信就要刪掉。王女士被嚇得對“冷陽”言聽計從。接著,“冷陽”要求王女士證明其銀行儲蓄卡里的錢是清白的。隨后,王女士按照“冷陽”的要求,帶著銀行卡和身份證前往銀行,取出2.6萬余元現金,按對方提示的操作銀行卡被吞,然后到另外一家銀行的自助存取款機前,將2.6萬元現金通過無卡存款的方式,存進了“冷陽”提供的一個“金融監管局收款賬戶”。后來,覺得不對勁的王女士選擇報警。
兌換積分反倒被騙近萬元
“尊敬的用戶:您的賬戶積分17390分即將到期,將于24小時后清零,請登錄我行網址wap.ccbkba.com兌換869元現金。”12月9日晚,正在家里休息的徐先生接到一條短信,稱其銀行積分可以兌換成現金,徐先生還特意看了一下,短信號碼正是該銀行客服電話。
以為是銀行年底開展的優惠活動,沒有多考慮,徐先生就點開了網址,準備兌換積分。點開鏈接進入一個網頁,徐先生根據網站提示,輸入了銀行卡的賬號、密碼和驗證碼等信息。
兩天后,徐先生發現該銀行卡內余額不足。明明記得卡內還有萬余元,徐先生深感不妙,調取的銀行交易記錄顯示,9日晚,在徐先生收到手機短信后的5小時內,他的卡先后分10次交易近萬元。徐先生立即報警。
代買機票假經理騙三萬元
12月12日中午,市民張女士收到好友QQ給她發來的一個消息,稱她正在泰國清邁旅游,現在有急事需要趕回武漢,她在網上買機票,但付不了款。她聯系了航空公司的一個楊經理,可以幫忙買機票,但需要張女士先幫忙把錢墊著,等回到了武漢就還給她。
好朋友有困難,不可不幫。張女士當即答應幫忙。她按照好朋友從QQ上發來的號碼,跟楊經理聯系。楊經理告訴張女士,一共要買六張清邁到武漢的機票,一共是31700元。隨后,楊經理又發來一個銀行賬戶,戶主叫張志文,要張女士將錢轉到該銀行賬戶上。隨后,張女士通過支付寶,將31700元錢轉給了張志文。
12月15日,張女士發現其好朋友更新了微信朋友圈,于是詢問幫忙買機票的事情。誰知對方稱最近并未去清邁旅游,也沒有讓她幫忙買過機票。張女士發現被騙后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