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1日,湖北首家反家暴鑒定中心,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掛牌。記者昨日獲悉,該中心運行5個多月來,共接受近千人次咨詢,并為32人進行傷情鑒定,其中八成以上是夫妻家暴案例。申請鑒定者中,年齡最小的是一位28歲的男子。
專家提醒,如今家暴有低齡化趨勢,年輕人婚姻關系的維護與家庭關系的處理需更加理性。
年輕男子稱被妻子打傷
“醫生,快幫我驗一驗傷,我被老婆打得蠻狠!”6月1日上午,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陳先生來到武大中南醫院反家暴鑒定中心,要求進行家暴鑒定。他今年28歲,是該中心掛牌5個多月來,年齡最小的申請鑒定者。
陳先生告訴醫生,他結婚三年,妻子性格強勢。婚后一年左右,夫妻倆便經常為家庭瑣事拌嘴。從去年開始,妻子的脾氣越來越差,常常一言不合就砸東西或對他動粗。今年5月31日晚,兩人又因小事發生爭執,妻子一怒之下對他拳打腳踢半個多小時,并把他趕出了家門。
楚天都市報記者在陳先生的《反家暴司法鑒定書》中看到,他的右頸部有三處條狀表皮脫傷,左肩、左頸處均有不同程度皮下出血,右肩、右大腿等處也有皮下淤血。鑒定結果為輕微傷。“反家暴鑒定中心目前共接受了近千人次咨詢,并為32人進行了傷情鑒定。”該中心法醫姜新強介紹,申請進行家暴鑒定者中,八成是“夫妻家暴”,其中三例是妻子對丈夫施暴。
鑒定報告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新版《法醫臨床學鑒定指南》,擦傷面積超過20平方厘米或挫傷面積超過15平方厘米、單個傷口長度超過1厘米,才夠得上“受傷”標準。姜新強表示,受“家丑不可外揚”等傳統觀念影響,一些家暴受害者猶豫不決,延誤了最佳鑒定時間,影響了鑒定結果。該中心掛牌后的最初一個多月,約三成申請鑒定者未達到受傷標準。之后,隨著市民反家暴意識增強,家暴發生后能及時驗傷、固定證據,近三個月來,鑒定為“輕微傷”和“輕傷”的比例明顯提升。
今年5月26日,隨州的汪女士來到該中心申請鑒定,稱自己遭到丈夫家暴。醫生檢查發現,她的左肩胛骨骨折,頭面部、左側背部軟組織損傷。根據《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該中心為汪女士出具了“輕傷二級”的鑒定報告。
姜新強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反家暴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報告具有法律效力,一旦鑒定為“輕傷”,可以作為起訴施暴者“故意傷害罪”的重要證據,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責任。
汪女士的丈夫得知她進行了家暴鑒定后,主動向她認錯。汪女士原諒了丈夫,表示暫不追究,但鑒定報告將在醫院“留底”,以起到對丈夫的震懾作用。
而立之年成家暴高發期
據反家暴鑒定中心統計,申請鑒定者中,七成以上年齡為28歲至35歲。
從事司法鑒定30多年的該中心法醫劉體倫表示,10年前,他接診過的家暴受害者多為40歲以上女性。近年來家暴明顯出現低齡化趨勢,“而立之年”成為家暴高發階段。
“隨著社會飛速發展,人們承受的經濟、精神等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家暴成為家庭成員紓解壓力的一種非正常手段。發生第一次家暴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就很有可能變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武大中南醫院心理專家肖勁松教授說。
他建議,夫妻雙方要相互尊重,經常溝通。結婚后三至五年是婚姻磨合期,夫妻相互適應過程中,對對方的一些小毛病要學會包容,對方情緒激動時要適當忍讓。然而,一旦對方出現家庭暴力傾向,應立即予以制止,一味忍讓很可能換來對方的變本加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