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葉發堂和馮桂芝拿到鑰匙開心不已
昨日上午10時許,葉發堂和老伴馮桂芝拿著新房鑰匙,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走進新家。他們是青山老工業區棚戶改造二期還建樓“青馨居”收房第一戶。這意味著,共有13709戶的華中最大棚戶區即將全面改造完成,居民們逐步入住新家。
住了45年棚戶區后
66歲爹爹圓樓房夢
今年66歲的葉發堂,1970年代進入武鋼工作,之后一直住在棚戶區。“做飯就把煤氣壇子推到走廊上,洗澡就把腳盆拿進屋。”葉發堂住棚戶區45年,一輩子就想住進樓房,最好是電梯房。
2014年,葉發堂一家人得知棚戶區要改造了,就天天盼著住新房。馮桂芝說,晚上都沒睡好,一早就起床來看新房子。
在70多平方米的兩室兩廳里,兩位老人看到墻壁潔白、廚衛設施齊備、水電氣全部安裝好了,十分開心。馮桂芝笑著告訴記者,打算花幾萬元裝修一下,搬進新房過年。
啟動到交房僅花22個月
青山棚改速度再創紀錄
上世紀50年代起,十多萬產業工人聚集青山,住進臨時工棚,支援武鋼建設,逐漸形成11個棚戶集中社區,居住著13709戶共4萬余人,約占青山區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從2007年開始,青山區啟動華中地區最大工礦棚戶區改造,至2014年,1萬多戶住進新房。這被稱為“青山區老工業區棚戶區一期改造”,其中集中安置的臨江港灣小區拆遷、還建,僅用兩年時間,被譽為棚改“青山速度”。
昨日,青山區房地產管理局局長倪紅介紹,棚戶區二期改造涉及居民2000多戶,從2014年9月底啟動還建房建設,到昨日首次交房,用時22個月,刷新了棚改“青山速度”。
70平米為主力戶型
住新房基本不花錢
青山區選擇在武漢火車站周邊異地建設“青馨居”。記者了解到,“青馨居”總建筑面積22萬多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積21萬多平方米,住宅2800套。倪紅稱,房屋戶型設計以70多平方米的為主,占一半以上。在征收補償方案中,青山區為棚戶區居民考慮得十分周到。“由于房子限價每平方米6500元,棚戶區居民選比原有住房稍大一點的房幾乎不用再花錢。”
另外,棚改二期中,有一半住戶房屋面積在45平方米以下,這些住戶購買“青馨居”房屋時,還能享受到每平方米900元的補助。有收房的居民表示,即使需要花錢買,也要選大一些的房屋。
倪紅最后表示,將逐步安排工人村街、青山鎮街、廠前街、紅鋼城街的11個社區中的棚戶區居民前來收房,力爭在1個月內完成交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