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網訊 (通訊員 陳依依 記者 陳思炎)“比起在辦公室里每個月2000-3000的工作來說,這份工作不但收入比辦公室工作充實,最重要的是工資高”一位正在進行上午交接班的流水線工人小楊這樣說道。
“我以前也做過辦公室里的工作,主要做的是客服,事情比較簡單,也不是很累,每個月2000-3000,大多不忙的時候覺得挺沒意思的,感覺在虛度時間”,她說,“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學歷不高,父母為了供我們三兄妹讀書也花了不少錢,現在工作了更想回報他們。但是每月2000多或3000左右的工作我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所以便選擇了普工行業。”小楊是一位92年的流水線工作者,大專畢業后大半年便來到華工正源做起了普工工作。
圖為正在流水線作業的90后
制造業普工崗位年輕化
前日上午8:30左右,由于武漢光谷大道嚴重堵車,導致車輛無法按原路線進入金融港,便駕車通過流芳園路進行繞道行駛。途徑光谷電子工業園時,正巧遇到華工正源流水線員工交接班,細看之后才發現,這群工作于流水線上的勞動者竟全都朝氣蓬勃,樣貌年輕。回想起曾經,在生產制造行業流水線工作的大多為30-45歲左右的中年人群,在不知不覺中作業人群的改變讓我略有詫異。
據小楊介紹,她每天的工作時間為10小時,實行流水線工作中常見的兩班倒工作制。每天上午8:30與下午20:30則是她們交接班的時間。12個小時中可以休息2小時,對比起武漢市大部分朝九晚六的辦公室工作來說,她們的工作確實辛苦不少,且每周僅休息一天。
流水線工種年輕人多為農村人口
據了解,華工正源還有很多類似小楊一樣的90后普工,她們大多都來自湖北省各個農村。曾經在沿海城市工作2年的王XX告訴記者,他和他哥哥曾經畢業后因看好北上廣深一類大城市的薪資標準,結伴前往深圳打了兩年工,而今年他在華工正源工作也快兩年了,問起兩地工作區別,他這樣說道“之前在深圳工作,工資是比武漢地區要略高,但也不是高出太多,經歷過兩次春運之后我實在不想體會這種感覺了,太累。現在爸媽年紀都大了,身體也不好,需要人照顧,在武漢上班雖然工資對比稍微少一點,但是父母如果有急事,還是很方便回去照顧的,坐個城際鐵路再轉小巴,不超過兩小時就到了,還便宜。”
目前在流水線廠區作業的普工,基本全都來自湖北各農村的90后,他們大多因普工薪資高過基層辦公室崗位,而選擇這一行,也大多為照顧年邁父母,而選擇距離家鄉較近的大城市武漢,放棄前往北上廣深奮斗的念頭。
圖為華工正源廠區舒適的工作環境
工作環境是吸引90后的主要原因
就職于武漢起點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負責天馬微電子招聘工作的負責人介紹,華工正源目前是兩班倒模式,工作時間與華工正源相同,均為早8:30至晚20:30,入職工資即可拿到3800元,轉正后工資范圍在4000-4500元左右,由于還包住宿,解決了住宿這一大問題,因此非常吸引能吃苦的年輕人。但他表示,雖然廠區工作人員多為90后,可絕大多數均為農村人口,武漢市本地的90后因獨生子女關系,若不是家庭較貧困,父母都不太愿意孩子做這種“辛苦活”。
“這些本地的90后也不是你給錢就能招到的,他們看中的不僅是較舒適的工作環境,更在乎企業文化是否合胃口,他們更喜歡個性化一些的公司,相對有經濟壓力的農村孩子,他們感性多于理性。”負責天馬微電子招聘工作的負責人說到這的時候略有感嘆。“可能現代社會,對毫無背景的農村孩子太古苛刻了。”
制造行業工資整體上漲
據武漢起點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運德介紹,目前武漢制造行業中普工工資整體上漲,即使有些企業沒有上漲,也絕對不敢下降,因為薪資優勢是這個行業招工的最大招牌。
朱運德透露,華工正源今年普工工資相比去年,一個月大概上漲200—300元左右,平時還會有些許福利發放。
圖為華工正源為員工發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