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網訊 通訊員 張強 鄭憲 讓丹江口水庫的水,早日滋潤飽受缺水之苦的鄂北地區,這是鄂北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者的新年愿望。為了這個愿望,他們的新年是在工地上度過的。
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從丹江口水庫清泉溝隧洞進口引水,先后穿越襄陽市的老河口市、襄州區、棗陽區、隨州市的隨縣、曾都區、廣水市,到達孝感市大悟縣。全長267公里,年調水量7.7億立方米。建成后,鄂北地區482萬人口,469萬畝耕地用水將得到改善。解決湖北南北水資源分布不均問題,為鄂北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大年初四(11日)上午八點,在新春的陣陣鞭炮聲中,鄂北水資源調配工程廣水段寶林隧洞前,建設者們已經開始向隧道深處挺進。
寶林隧洞工程全長13.84公里,是鄂北調水工程全線施工里程最長,難度最大,工期最長的引水隧道。說它施工難度大,不僅是受到巖層疏松的影響,還因為隧洞要穿越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保護自然環境,是施工者們必須考慮的問題。為了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施工人員采取讓工程“多入地,少占地”的思路,選用了鉆爆法與隧道鉆掘機挖掘的方式進行。
打造綠色生態走廊,對施工人員來說卻意味著更大的難度和更高的安全生產要求。潘越峰是寶林隧洞的安全員,他的職責就是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給找出來。為此,他養成了愛管事兒的“職業病”。 爆破施工的引線走得好不好,他要管;工友們安全帽戴得不規范,他也要管。每一次較真兒,每一句啰嗦,在小潘看來,責任重大。
和大多數建設者一樣,新婚半年的潘越峰也不能回老家過年。單位為了照顧他,把他的妻子也調到工地上,干起了物資管理員。
午飯時間,潘越峰給父母里打了一個電話拜年。打完電話,潘越峰又趕緊回隧洞挖掘的現場,現在,寶林隧洞的主洞已經開挖,由于對地質情況不熟悉,每天最多只能向前推進一米,而就是這一米的掘進,也需要潘越峰和同伴們24小時不間斷的值守。
下午4點30分,16標寶林隧洞出口順利實施猴年首次爆破施工。截至目前,隧洞已完成主洞鉆爆開挖,支洞掘進共計18.3米。進出口進場道路及進口營區房間也已經全部建設完成。
“初一到初三天氣好,正是搶工期的好時機,我們利用這段時間早點把隧洞口路面整好,初三就能進洞正常作業,開春大干……”這是潘越峰猴年初一的電話留言,體現了春節期間鄂北工程沿線將有一千多名施工人員始終奮斗在工程一線堅定愿景-----不是不愿回家過年,只是因為工期要緊。因為鄂北400多萬人都在盼著2018年通水的那一天。到那個時候,鄂北崗地將不再是湖北“旱包子”,而是湖北的大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