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在武漢市物業協會年度總結大會上,武漢房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武漢平均物業費收取率為75%。其中,房屋質量、設備維護不力等因素,成為業主們拒交物業費的主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武漢物業費收取率不算高,其中有六成的住宅小區,物業費未達到80%的收取率,收費低、收費難已成為物業行業的通病。以武漢一大型小區為例,小區1期至5期1700多戶業主共欠繳物業費近500萬元,業主大多以房屋質量問題、公共設施維護不力等理由拒交物業費。
實際上,物業企業依據服務合同,提供了物業服務,業主就該交納物業費。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任何業主不能以“對物業服務企業不滿意”或“物業服務不到位”為由拒交物業費。
一位物業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房屋質量問題,其實物業完全是“躺槍”,在保修期內,業主應該找開發商維修,過了保修期,對于公共部位應該動用維修基金。
至于公共設施維護不力,上述負責人坦言,他們服務了15年的小區,目前物業費1.4元/平方米/月,在公共收益交由業委會支配后,有八成的收入都用于人員工資,如果不是開發商補貼,根本無力維護公共設備。
物業費收不上來,物業公司無力維護公共設備,業主以此拒繳物業費,已經成為惡性循環。對此,武漢房管局人士表示,物業費價格失靈是比較突出的問題,今年將重點研究服務成本與服務價格的聯動機制建立。同時,今年將繼續推進“質價相符”的物業服務工作,確保業主根據合同足額繳納物業費后,物業公司能夠按約定提供服務,形成小區運營良性管理。